“当时我也不知道这叫‘家庭农场’,更不知道自己是全国农垦第一个。”近日,王木存回忆起当年搞出来的“大事情”毫不掩饰自己当年的懵懂。80岁的老人,已经儿孙满堂。他一边接待记者采访,一边看儿子给他安装新买来的大床。老人坦言,当初从没想过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精神矍铄的王木存老人。
还有一件事,他也没想到,从当年他创办了第一个家庭农场开始,到年,仅黑龙江全垦区家庭农场数量就达到了25万个。
年,作为十万转业官兵中的一员,王木存来到了北大荒成为第一代北大荒人。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北大荒从千里荒原变成了希望的田野。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的春风席卷中华大地,王木存回河南老家探亲,亲眼目睹了家乡农村土地承包后发生的变化,当时就暗暗下定了决心。回来后,队里正在号召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举办家庭农场,王木存第一个就报了名。
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在乌苏里江畔的八五八农场十五队,44岁的转业军人王木存召集一家5口开了个家庭会议,议题就是:承包农场土地,自己干。媳妇林原凤坚决反对:“要是赔了咋办?儿子还没娶媳妇呢!”当时王木存全家5口人都是劳动力,靠拿工资一个月就能挣多元,一家人在当时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林原凤害怕,万一承包失败,农场再不给发工资,一家人可咋活?然而,儿女们都十分支持,两个儿子表示就算打光棍也要跟着父亲干。事情就这样决定了。
王木存在家庭农场查看大型农机。
王木存包了亩地,从连队领来了一台拖拉机、一台牵引康拜因和犁耙、播种机等农业机械,儿子又找来了3个铁哥们儿,8个人从此没白没黑地干了起来。每天天刚亮,全家人就要步行十多里地去到田里,晚上干到十一二点,再走一个多小时回家。那段时间,他们的劳动量是正常人的3倍,人的体力几乎到了极限。很快儿子的仨铁哥们儿不干了。但王木存一家人还在坚持。
为了解决家庭资金问题,林原凤养了多只鸡,别人种完地回家累了休息,可她还得把鸡再喂一遍。提起那段艰苦的日子,王木存特别感谢老伴:“当初她是最坚决反对的,可干上之后,全都靠她才渡过难关。”
辛酸、劳累终于换来了成果。年底一算账,王木存家庭农场纯盈利2.7万元,是整个生产队盈利的3倍。
王木存出名了。年4月王木存家庭农场荣获黑龙江垦区模范家庭农场称号;9月,王木存家庭农场的4幅照片被陈列在北京中国农业展览馆,并被称为黑龙江垦区“第一朵报春花”。
王木存在传授秧苗培育技术。
由于王木存的成功,家庭农场在垦区发展壮大开来。年8月份,北大荒发展起了20多个家庭农场。年垦区家庭农场达2.9万个,到年,一下猛增到了10.1万个,77%的耕地承包给了职工,有21.5万名职工参加了承包,占到了当时种植业职工总数的70%。
王木存更来劲儿了,眼光长远的他制定了个“家庭5年计划”:第一个5年,一年一个万元户;第二个5年,要形成整套的农机队;第三个5年,总收入不低于10万元。事实证明,思想前卫的王木存当时还是保守了。他的家庭农场收益以每年几万元的利润递增。“3个5年计划”早就超额完成。在当初召开家庭会议的院子里,老人指着众多农机中的一台巨无霸告诉记者,这台康拜因是十多年前买的,价值50多万元。
然而家庭农场在垦区并非一路顺风。由于家庭农场涉及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相当多的人认为,办家庭农场改变了国营农场全民所有制的性质,发展下去,会导致国营经济的瓦解。在这样的形势下,再加上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已经办起的家庭农场出现反复,年夏天,大多数的家庭农场纷纷解体。
就在这时,王木存的大儿媳妇也提出不同意再办自负盈亏的家庭农场了,为此她要和丈夫一起另立门户。王木存的大儿子也是一个犟脾气,宁愿离婚也不分家,坚持和父亲一起经营家庭农场。面对困难王木存没有放弃,他找来纸笔,写下了:“山外青山楼外楼,木存家庭争上游,不达目的非好汉,目标一定要实现。”凭着这股劲儿,年王木存再次顶住了垦区家庭农场的反复,在全农场的家庭农场只剩他一家的情况下,任凭生产队领导三番五次上门,就是不解散他的家庭农场。
坚韧的王木存坚持下来了。到年,王木存的家庭农场已经累计向国家交售粮食万公斤。到了年老人退休时,家里的资产也早过了百万,家里人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退休后的王木存还不安分。十年前,70岁的王木存竟办好了护照想去俄罗斯种地,最终还是被老伴给拦了下来。
此时,他当年率先创办的家庭农场却几经迭代焕发了新的生机,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大农场统筹小农场”双层经营体制的建立,成为北大荒当前创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中的重要因素。
如今,这位80岁的老人每天早上打太极拳,晚上跳广场舞,偶尔骑上电三轮遛遛弯儿。面对全国各地的来访者,老人的回答很朴素:“我是改革受益者。改革有风险、有挑战,但历史证明,改革是为了人民生活更美好,相信明天会越来越好。”
文/摄记者刘楠吴树江
编辑杨晔王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