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是要把作品所承载的观念、信息通过不同的视觉方式传递给他人,信息的有效传递要求动机、目标和手段相统一——即使是为了晦涩,也要努力向“看不懂”的方向努力。
春节后的一次展览中,我照例负责文字工作,但当收到译者传来的英译中文稿时,头上直冒汗——完全没看懂那些中文的说明文到底在说些什么。由此想到展览的功能、特征以及策展人应该承担的工作,结合我做美术馆管理的经验,觉得展览和翻译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新闻发布会上,我简短但还算扼要地介绍了这一想法。与翻译一样,对译入语和译出语的熟练掌握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还在于它需要把自己对两方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注入到“翻译”中去,把作品、艺术家转码到展览,再通过展览呈现给观众/读者。以展览标配的双语对照为例,很多翻译过来的中文就像我拿到的稿子一样宛如火星语,有人可以对着英文看中文的意思,英文不行的就只能靠蒙了。不止是双语的问题,包括展览中的那些本来应该提供给人做理解参考的文字,都仿佛被下了药,阐释比作品本身还“高深莫测”!考虑到展览的公共性质,针对这种情况,不妨来个一刀切,那些没说清楚的东西估计十之八九是作者自己都没想明白。策展人不是神棍,展览也不是“呼喊派”聚会,所以,“请说普通话”。
除文字工作之外,展览还包括设计(平面和空间)和施工。设计不是“装潢”,不是可有可无的“装点”,而是针对性非常明确的“视觉信息传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以最简单的平面设计为例,拍脑袋想出的点子只是点子,能取得相应材料技术的支持予以实现才有意义。记得在做“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项目时,设计师提供了完整的请柬制作图和材料技术要求。可是文件传到印厂,师傅很生气:这哪是纸?分明是板子!市面上现有的印刷机都进不去。展览的辅助材料和技术状况,它是大众社会信息交互的中介之一,隐藏着对应的文化密码,所有这些细节构成了最终的展览面貌。反过来,设计师要了解策展人对展览的性质判断,通过设计工作来增强、扩展核心观念。每次规划展览设计/布展方案时,策展人也要和设计师、施工方沟通,了解他们的技术能力、实施的可能性以及跟踪施工过程,“维稳”且还可以借机“窃取”新知识。没有这种全流程贴近,可能不会了解短短几年内展签所经历过的手写、KT板背胶、菲林片、丝网印刷等等不同的类型样式。空间设计也是一样,作品在不同空间会散发不同的气息,现场=作品+空间,现场感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不进入现场的策展人绝不是完整的策展人,策展人也要是空间翻译者。
翻译有各种做法,在展览上我更倾向于“意译”,这也是需要策展人/展览存在的专业理由。很多人以为可以考验策展人的只有群展,从工作量上看,这个说法有道理,群展千头万绪,需要整体组织和调度能力。但群展给策展人的理论阐释留下一个“后门”,策展人可以离开作品随便说。个展则不一样,能立于作品高于作品说出作者认可群众满意的花样、在图录之外真正编出个画册来更不容易。所以,很多看似游刃有余的展览文章鬼也不能判断对错,原因是刀刃离牛千里。连带着,是对外发布的展览资讯,更需要有的放矢、深入浅出,这块儿涉及面更大,不一一道来。展览的实际操作者——策展人以及相关人,不仅要有对展览、对艺术的一根筋,有平衡各种关系的能力,还要有掩藏在一颗有理性观察之下火热的心。策展人不是传声筒,那些只是为展示而展示的“直译”型展览,只需清醒的艺术家加靠谱的设计师和布展工人就可以搞定。
各类翻译的各种不可能性虽是恒久命题,可是职业性质注定了展览的操作者必须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抽象的思想视觉化、为人理解艺术大开各种可能的方便之门。但如果观众/读者仍不知所云,只能说明“翻译”的不够好。就像这个九个多月前就公开的想法,早该落到白纸黑字上,以便责任到人。
作者:王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