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至11月30日,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和绿色和平共同主办的“万物生长·悦在其中”生物多样性艺术展在北京举办。本次展览以云南生物多样性为主题,汇集了摄影、纪录片、漫画、装置艺术等展览形式,向参展人员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方便市民近距离感受云南当地的物种之美。
今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举办,“生物多样性”也成了全民热议的话题。大会主办地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着从高山寒带到热带谷地完整的生态系统,保存着许多珍稀、古老的生物类群,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也成为展示生物多样性魅力的最佳窗口。
倾听来自遥远自然的声音
本次展览以互动体验为载体,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式全方位呈现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故事。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集中了热带、亚热带、温带乃至寒带的多样植物,它们千奇百怪,形态各异。在展览的标本墙、触摸盒和闻味台,参观者可以近距离观察玉龙雪山的云杉果实、高海拔生长的“老黑谷”以及云南人最喜欢的香料之一木姜子等极具代表性的物种。
无量山的猿啼,亚洲象的嘶鸣,普米族的插秧调,都是自然孕育出的动人旋律。这些声音被收藏在二手回收的木盒中,参观者通过现场的“木质胎心听诊器”可以清晰地听到来自遥远自然的声音,倾听自然孕育的万物心跳。
在展览现场,参观者还能徜徉于富有古典韵律的纸灯中,这些纸灯由云南传统手工花草纸与灯光相结合制作而成。纸灯上的“三角梅”等花草图案,取材于当地常见植物,经自然阴干后压制于纸张内。此外,参观者还可以通过类似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拉洋片”的方式,摇动手柄,旋转卷轴,观看以8种动植物为主角的漫画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邀请了毕业于法国南特美术学院的青年艺术家何情,带来她的代表作品“青绿山水”。该作品创作于年,使用网状材料制成山水形态,寓意保护、支撑,从而引发观看者对环境保护的联想和追问。观众可以进入山体随意停留、移动,融合了远观,近观,内观等多种观看风景的视角,透明的材质可以让观众看到整体装置的内外结构,感受变幻的风景。何情说,她希望留给观众更多空间去观看和体会“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意蕴,观众亦可产生更多个人化的感受。
装置作品“青绿山水”
体验“具象化”的生物多样性
在本次艺术展中,还有以云南生物多样性故事为主线的纪录片展映。今年上半年,绿色和平和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邀请几位热爱云南自然风物的云南人(即“家乡宝”)一起沿澜沧江顺流而下,完成了一次对云南的探索之旅,其间,拍摄记录下云南丰富的动植物物种、完整的生态系统,呈现在系列纪录片《家乡宝返滇记》中。
几位“家乡宝”中,有科普高山植物的视频博主、自然纪录片制片、可持续旅游倡导者和傣陶技艺传承人。其中,傣陶传承人邱以胜的陶艺作品也从云南来到展览现场。邱以胜将云南的基因揉进了陶器中,他将捡拾回来的象粪晒干、过筛,再用清水反复淘洗之后烧制成灰,与长石或泥浆调配,制成不同配方的釉料。西双版纳的雨林可以为大象提供一百多种植物作为食物,当这些植物通过象粪间接成为釉料,赋予陶器崭新的色彩,自然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紧密关联也似乎变得具象化了。
“家乡宝”在云南成长,也感受到当地宝贵的“多样性”在未来消失的可能。以纪录片为纽带,观展者可以跟随“家乡宝”的脚步,漫游云南,体验风物与人情,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目前,人类活动是给地球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森林湿地草原等陆地生境的破坏、对陆地和海洋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等造成了野生动植物减少和灭绝、森林和海洋等生态系统衰退和失衡。不仅如此,气候变化也在加剧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危机。生物多样性受损也会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带来复杂的系统性风险:如粮食安全受威胁、自然灾害抵抗力降低、生计受损、传染病频发等。这意味着,当我们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时候,并非在单方面保护其他动植物,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生物多样性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听说过但是有些遥远和抽象的学术名词。我们希望通过互动艺术展的形式,拉近大众与生物多样性的距离,让观看者们在经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一些列互动后,能够认识到我们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不是人站在顶端的金字塔,而是处于同一个系统中的同心圆。”绿色和平森林与海洋项目经理潘文婧表示。
“公众大多对生物多样性不知道不了解,听说过的也大多以为生物多样性在森林中、保护区里和大自然中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生物多样性与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公众了解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保护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同时也是在保护城市中的我们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从而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民促会环境项目部经理凌岳沣表示。
(图为展览现场,图片由活动方提供)
责编: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