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是发生于观众和展示之间的事情

北京看白癜风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在《文化就是身体》中,戏剧导演铃木忠志提出,要想阐释戏剧,就需要在纯粹的理论之外更多地依靠体验,来努力揭示它的纲领与核心,“那个无论任何时间、地点,都不会改变的重要元素”。

对于戏剧来说,铃木认为,不可缺少的东西,一个是“发生于观众和演员之间的事情”,一个是观众和演员共处的那个特定场所,一个作为所有在场者的中介的独特空间。并且,铃木赋予了舞台剧演员及其身体非常深重的意义:“…数千年来,戏剧在社会和文化上的生存,都是依仗活生生的演员的能量来维持着。”

与之相似,如果我们想要暂且抛开连篇累牍的理论争论,找到那个展览的不可改变的重要核心,观众和作为中介的空间同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说,展览是“发生于观众和展示之间的事情”。但是,与戏剧相反,为展览提供了构想的策划者们,在一场展览的正式呈现中,他们的身体恰恰是缺席的。当演员需要用身体去向观众传达和对话的时候,策划者们则必须想方设法隐去自己的身体,使展览呈现出某种“自然”的面貌,以一种接近于幽灵的形式通过物品的陈列、叙事的组织、空间的变化来间接地向观众传达自己的观点。

然而,这也正是展览的危险之处。至少从表面上看来,观众完全是展览叙事的被动的接收者,而在一个单独的展览空间中,这些叙事往往不受到挑战,并且在隐去了它们背后的策划者之后,更加容易以一种权威和自然的伪面貌呈现给观众。

正因如此,一场展览的导览词才显得愈发重要。

展览的实物在以它们的存在本身激发观众的探索与思考时,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因为它们的“客观存在”而遮掩了展示这一活动本身的刻意性。导览词的存在弥补了策划者们身体的缺席,在展览中的角色有如戏剧中的演员。

一方面,对它们的书写必然为某种语境、学科知识、集体意识所限制(演员往往遵循剧本赋予他们的角色和台词),另一方面,它们是展览上策划者们的间接存在形式,它们的主旨、观点、组织方式乃至语气,都会因为策划者的身份和认知而展现出微妙的不同(“小说家按照自己的设想和灵感构思作品,一场戏剧演出的形成,则出自演员的构想和热情”)。

空间的变化和物的陈列方式都会微妙地影响观众对一场展览的感知,但只有导览词以语言的方式直白地告诉了观众发生于他们和这场展示之间的事情是以怎样的视角被组织,这些物为何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可以说,导览词是策划者们与观众对话的最简洁的途径。而当下的观众们,已经越来越不需要依然常见于国内大型博物馆里那种常见的权威式、说教式、历史教科书式的导览语气。一系列商业化、充斥着多媒体互动展项的热门展览的出现,说明了观众对于另一种可“亲近”的体验方式、导览方式的寻求。

但是,这些商业化的多媒体互动展览并不能真正解决大多数导览词或说教或空洞的问题。在受欢迎的同时,它们对内容的忽视往往使它们遭到展览界从业人员和学习型观众的共同批评。

导览词虽然重要,却又或多或少处于尴尬的境地:它们无法像其他展项那样鲜明地调动感官,对它们的阅读往往要耗费已经长久站立了不少时间的观众更多的体力和脑力,因此,或冗长或言之无物的导览词往往很快就失去了观众的注意力。语音导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1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