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秋季对于中国美术学院来讲可谓是“双喜临门”。
8月,《纽约时报》杂志公布了该杂志组织评选的“二战以来最重要的25个建筑”评选结果。由王澍、陆文宇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入选,也是本次入选的唯一中国建筑和建筑师。
9月,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张永和团队设计)正式启用,如今的中国美术学院在杭州拥有南山、象山和良渚三大校区。从南山校区的水墨意境,到象山校区的望境塑造,再到良渚校区的现代重构,多核发展,互相呼应,赋予中国美术学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更优生态、更强能级。
创建于年,坐落在风景优美西子湖畔的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揭开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篇章,是国内学科最完备、规模最齐整的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美术学院在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美术学、设计学均获得A+评级,成为全国唯一,显示出超强的底蕴与实力。
除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任教外,中国美院的优美风景与良好的硬件设施也是让国内艺术学子羡慕不已的因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博物馆群。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群包括美术馆(当代艺术)、设计馆(包豪斯及欧洲现代设计)、民艺馆(民族民间艺术)三个分馆,中外兼具、传统现代并重,三馆合体与网上美术馆共同组成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的整体格局。现由国内著名工艺美学史、设计历史与理论专家杭间教授担任总馆长。
南山校区美术馆成立于年,是在年创院时期展览馆的基础上重建而成;在皮影艺术博物馆藏的基础上,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国美民艺博物馆于年9月开馆;在“包豪斯研究院”和16号楼包豪斯临时陈列馆的基础上,由葡萄牙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西扎设计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于年4月投入使用,后两座博物馆均坐落于王澍设计的象山校区。
王澍、隈研吾、西扎、张永和……国美学子可以在众多国内国际顶级建筑大师设计的校园中学习和生活,除了羡慕,还有什么更准确的词汇可以形容我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呢?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美院美术馆的三大分馆
1)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成立于年,是在年创院时期展览馆的基础上重建而成。美术馆地处交通便利的杭州南山路,毗邻世界文化遗产——西湖。美术馆以艺术史的视觉呈现、核心价值观的艺术表达为手段,探讨当代艺术的时代使命、传统艺术的创新表达,服务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这是一座集展示陈列、收藏研究、学术传播、公共教育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美术馆,同时也为大学的全方位发展提供创新思路与平台。设有办公室、展览部、典藏部、研究部、教育推广部等行政管理部门。
美术馆建筑面积近平方米,展线余米,拥有6个临时展厅、1个常设展厅,展厅实现恒温恒湿。开馆10余年来,成功策划举办过各类、各种规模展览余个,其中有重大学术影响力的展览几十个,并形成了自主品牌的展览系列。
开馆以来,有重大学术影响力的展览如“国美之路——大型学术系列展”、“八五·85——献给中国美术学院85周年”、“地之缘——亚洲当代艺术的迁徙与地缘政治”、“质物素心——施慧艺术展”、“传神得意——浙派人物画50年回顾展”、“林风眠师生作品展”。并形成了“大师与庙堂·藏品展系列”、“1:1计划系列”和“青年扶持计划系列”等自主品牌的展览。美术馆立足本土发展的同时放眼国际,与多个国家的美术馆、博物馆和著名艺术家个人进行交流,引进国外展览,如“法国版画年——法国卢浮宫馆藏版画展”、“罗曼·西格纳——影像,-和现在”等。
藏品是美术馆的立足之本,美术馆现有藏品近件。收藏种类涉及古今中外的书法、绘画、雕塑、工艺品、画像石及摩崖石刻拓片等多个美术门类。凭借着中国美院在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史上的中国画重镇地位,藏品中的近现代中国画名家大师的作品的收藏比较系统,包括如黄宾虹、潘天寿、林风眠、陆俨少的作品皆在收藏之列。另外著名画家如油画家颜文樑、倪贻德,版画家力群、彦涵、吴凡等人的作品,也有丰富的收藏。由于中国美院曾拥有和培养大量著名美术家,对于他们作品的收藏,成为美术馆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友们大都热情支持母校的藏品建设,纷纷无偿捐赠自己的代表作,这也是中国美院美术馆藏品的特色。
2)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是以包豪斯研究院为基础,在象山校区兴建建筑面积为1.68万平方米的新型博物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由年普利兹克奖得主阿尔瓦罗西扎先生担任建筑设计师,年04月投入使用。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是一个设计遗产和当代设计展示兼具的博物馆。整体建筑造型简洁朴素,室外为红白两色,雕塑感强。室内流线清晰,以白色为主基调,区块比例协调并成系统,配有恒温恒湿及展览照明设备,满足博物馆各项功能需求。
博物馆不仅拥有“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设计系统收藏”,还拥有3万余件的意大利男装收藏、余件的电影海报收藏。在未来,国际设计博物馆还将更多地征集中外设计作品,逐步形成现代设计系统收藏。这是中国美术学院一直以来“立足本土,面向国际”双轮驱动学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成后的博物馆将策划并举行中外当代设计优秀作品展览,为中国的艺术和设计教育和产业提供近距离观察世界现代设计的实物现场。展现设计背后所蕴含的生存状态,发现生活的内在价值。目前设立办公室、典藏部、展览部、教育推广部、研究部、国际设计文献中心、文创中心等部门。
“相比艺术博物馆,设计博物馆的展陈方式是非常不一样的!”馆长杭间说道。
第一点,设计博物馆展出的是一种“关系”,不是展出单一的展品。这个“关系”就是“生活方式和价值”,比如我们穿的T恤,我们不展出单件的T恤,而是展出不同的历史阶段服装设计师为了解决男装在夏天的面料、裁剪、款式、流行等问题的探索,是一个系统性的思考,其中所展现的穿透力和对历史的解说就非常不一样,这是设计博物馆展陈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第二点,“设计展品”不是一件作品,而具有多种形态,是围绕一个品牌或数个品牌所产生的系列。比如密斯的“巴塞罗那椅”,从他亲手制作的原型椅、第一代投入生产的巴塞罗那椅,到此后生产至今的也许是原封不动的,也许是有小的修改的,也许有不同厂家和品牌授权的,这些,都成为设计史中“巴塞罗那椅”作品的组成部分,都是重要的展品,而不存在真或假的问题。说个极端的例子,为了说明一件重要设计作品的“影响”,哪怕我从东莞买了一把山寨椅,它也是“展品”的组成部分。
另外,情境还原也是设计博物馆展览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像现在固定展陈中彼得·贝伦斯的家具展陈,像“法兰克福厨房”,都是希望通过设计师的系统作品来揭示时代生活问题的解决与构想。设计作品作为日常中的组成部分,从来都不是单一存在,“情境还原”类似于“回放”或“鸟瞰”,尤其在设计史的观点情境中,这样的作品置放具有生活“超越”的作用。
3)国美民艺博物馆
民艺博物馆位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内,总用地面积为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展区面积平方米、附属收藏面积平方米、传习中心平方米,另外还设有能容纳人的学术报告厅和多功能会议室。该馆集收藏、展示、研究、教学、传习于一体,面向校内外、国内外开展研究,展示传统生活之美,为现代手工艺术的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发展和传统文化的活化提供知识源泉。年1月7日《纽约时报》公布了世界上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象山校区民艺博物馆代表杭州被登上首页。
民艺博物馆建筑由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隈研吾(KengoKuma)设计。整个博物馆形态呈菱形,单层坡顶,随丘陵「之」字形俯伏,与倾斜的地形相结合,是与自然共存的有机建筑。建筑还利用中庭引入了自然元素,与环境融和,并采用南方传统灰瓦砌筑外墙,彰显地域历史记忆,同时,其钢架和丝网结构,又使建筑超越传统语言而颇具现代感。建筑与山脚的明代牌坊为邻,继承了中国美术学院象校区原有的梯田茶园风光,体现了设计师“让建筑自然消失”的理念。
木作、髹饰、陶瓷、编织、印染、皮影等诸多民族、民间手工技艺,涵容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智慧,茶米为食、麻丝为衣、竹陶为用、林泉为居,代表了东方物质文明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以中国传统物质文化、设计思想为收藏、展示和研究对象,致力于中国手工艺文化的承继、活化和再生,在全球化语境中,重建东方设计学体系和文化生产系统,以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传播中国美学价值和文化精神。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现有藏品5万余件套,以中国各地不同风格皮影艺术为主,兼顾家具、木雕、陶瓷、民族服饰、织绣、木版年画、剪纸、民间器用等品类。馆藏中的大多数来自于社会贤达的捐赠以及对外征集,另有来自于学校其他学院历年来的收藏移交。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民艺博物馆收藏原则基于民艺博物馆注重生活方式展示的宗旨,立足生活,收藏反映传统生活精粹之物,以精彩的藏品研究、展示呈现人们过去、现在的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在南山校区的美术馆旁,还有潘天寿纪念馆。
潘天寿纪念馆,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号。这里原是潘天寿先生晚年居所,0年7月9日,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潘天寿旧居是一幢20世纪40年代的二层青砖老楼,建筑面积平方米。纪念馆收藏有潘天寿的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幅,是收藏潘天寿作品最多、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目前国内学术品位较高的一座名人纪念性美术馆,历年来举办过多次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研讨会和学术展览。
学长有很多同学在国美读本硕博,常常看到他们在朋友圈里晒风景、晒展览、晒大师建筑……
杭州这些年发展迅速,继年G20峰会后,马上又将迎来年亚运会,期待疫情好转,明年秋季可以到杭州旅行,一览“人间天堂”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