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亿次这个展览上的航天成就,你打

“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京开展至今,热度不减。近日,累计现场参观人数突破了万人次。

展览上,航天成就以实物、模型、展板、音视频等形式展出,贯穿新中国发展脉络,是各历史时期国家科技工业成就的重要代表,体现了中央对发展航天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成就展现场

没去现场的小伙伴还可以登录网上展馆浏览。成就展的网上展馆做工精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点击量已突破1亿次。(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网上展馆)

▲网上展馆截图

下面,就跟着小编走进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打卡”其中的航天成就——

新中国成立伊始,面对西方的核讹诈,为保卫来之不易的和平,中央作出了发展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科技工业的英明决策。其中,“两弹”中的导弹与研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工程由航天系统承担。

展览上展示了我国开展“两弹结合”热试验、中远程导弹飞行试验、洲际导弹全程试验与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试验以及历次大阅兵等历史事件。

▲年,我国导弹核武器热试验圆满成功(网上展馆截图)

▲洲际导弹全程试验展位

年,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展览上,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模型矗立在黄沙中。

▲群众观看长征一号火箭模型

展板上,一张照片定格了北京某棉织厂职工喜看我国首星过顶的一刻。现场观展的一位大爷说,他就曾在那个棉织厂工作,照片上的人他都认识。当时举国欢腾的气氛,是那一代中国人不可磨灭的美好记忆。

▲大爷指着熟悉的人,回忆难忘的事

接着,我国又取得了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一箭三星”、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等成就,卫星应用开始服务国计民生。本次展出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备份星实物,十分珍贵。

▲展览上播放的返回式卫星在轨工作原版动画

▲神舟、天宫交会对接模型与“一箭三星”展板

▲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展板(网上展馆截图)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备份星实物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航天人勇闯国际市场,以国际商业发射业务牵引研制出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使我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幅提升,满足了国际市场需求,也为后续发展载人航天工程拓宽了舞台。

▲观展群众仰望长二捆火箭模型

航天科技集团杨嘉墀院士与其他三位院士曾于年3月向中央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受到高度重视,“”计划由此启航。载人航天,正是“”计划中航天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杨嘉墀与其他三位院士(网上展馆截图)

此次展出了由航天科技集团抓总研制的神舟飞船返回舱、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中航天员挥舞的国旗等实物。首次手动空间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工程重大节点和我国未来空间站,也以展板、音视频、模型等形式展出。

▲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

▲舱外航天服

▲群众观看“太空国旗”

▲我国未来空间站模型

月球探测是我国又一重大航天工程。此次展出了嫦娥一号和嫦娥四号探测器模型,后者于今年实现了人类航天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模型

▲嫦娥四号探测器展区(网上展馆截图)

进入新时代,除了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也捷报频传,国家空间基础设施日趋强大,既推动了我国国计民生各领域发展,又为“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展现了大国担当。

▲北斗导航卫星展板(网上展馆截图)

▲风云二号、三号、四号卫星模型(网上展馆截图)

此外,我国成功发射的“墨子”“悟空”等科学实验卫星,也为人类科技发展以及扩大我国在相关学科领域话语权奠定了重要基础。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模型(网上展馆截图)

发展航天等尖端科技事业,人才是关键。运载火箭发动机焊接大师高凤林等“大国工匠”,作为我国高技能人才代表,出现在展板上。

▲“大国工匠”展板(网上展馆截图)

回首70年伟大历程,线上线下观展的航天人纷纷表示,要不忘航天报国初心,牢记航天强国使命,砥砺奋进、再立新功,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

记者/刘岩

摄影/宿东

编辑/杨成高一鸣

校对/林佳昕

监制/黄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