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当代艺术家组合展“随物生心”近日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呈现了芬兰艺术家组合汤米·格伦德(TommiGrnlund)和佩特里·尼苏南(PetteriNisunen)的作品。两位艺术家出身建筑专业,并长期在当代艺术领域展开跨界创作,将图形、雕塑、建筑、运动和声音融入数学、光学、物理学等,通过独特的艺术方式,将日常而无形的“现象”转译为可视、可感之物。策展人马楠在接受采访时谈及对于芬兰艺术家组合作品的见解,也谈及了在疫情期间,策划国际展览的
艰辛
历程。
汤米·格伦德(TommiGrnlund)和佩特里·尼苏南(PetteriNisunen)是芬兰重要且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组合,现居赫尔辛基。他们两人都具有建筑专业背景,自90年代开始合作至今,长期在当代艺术、建筑、声音艺术等领域间进行跨界创作。
汤米·格伦德和佩特里·尼苏南
上海民生美术馆馆长甘智漪表示,今年是中芬建交70周年,“随物生心”是美术馆年展览计划的“重头戏”之一。此次展览原计划呈现21组/件展品,由于疫情,目前只呈现了17组/件,以“未搭建完成”的预展状态向公众开放。
开幕式现场连线艺术家汤米·格伦德与佩特里·尼苏南
疫情之下,展现一场国际展览极其不易。在谈及展览策展与作品搭建时,策展人马楠表示,艺术家没法到场布展的确带来很多困难,尤其是展出的动态装置和声音装置类的作品对于布展的要求比较高,涉及非常多的元件组装、接线、设备调试等内容,即便艺术家有详细的组装和施工图解,但因为最终还原到特定空间中比如音量大小、光线角度和亮度、动态速度等等呈现效果需要艺术家亲自确认,这一方面是出于对艺术家的尊重,一方面也确实是因为如果布展人员没有亲身体验过作品,比较难把握怎样的展呈状态是对的。“因为疫情,所以不得不改为在线的方式参与布展,但这样我们就需要克服时差、信号等等问题,布展团队为此架设了一台轨道车连着无线网络在展场内移动,与艺术家保持沟通。”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在展厅中,观众可以通过视觉与听觉,感受到作品是一个由声音、空间、光线、运动等等元素构成的整体系统。此次展览在展陈方式上遵循了民生美术馆原有的建筑构造。艺术家们利用了一楼核心筒大厅与二楼回廊形特点,实现了作品与现场的完美结合。同时,北欧艺术的“极简主义”也可在这些装置作品中体现。
马楠表示,艺术家的美学是极简的,但创作意图和手段是多方面的。这种“介于建筑、艺术和音乐之间”也是许多所谓“艺术与科技”艺术家的共性。他们更强调“物质性”本身,喜欢用与个人经验相关的工业材料:钢、卤素灯、开盘录音机等材料来创作。“可能也正是因为创作语言的纯粹,不少观众反馈说可以直接感受到这些作品的力度和温度。”
对话|策展人马楠
策展人马楠
问:你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