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黄哲程)如果从第一条供热管线建成算起,北京集中供热已走过60余年,供热面积从最初的2.75万平方米拓展至今天的超8亿平方米。
最开始都给哪些地方供热?集中供热遇到过什么困难?“煤改气”是如何推进的?什么是集中供热的智能化转型?
就此,新京报记者对话了北京市供热协会秘书长胡保久,听他讲述北京供热的历史与未来。
集中供热60年供热面积从2.75万平方米到超8亿平方米
新京报:北京哪一年开始集中供热?
胡保久:年,北京市首次建成7.2公里蒸汽管线和6.2公里热水管线,供热面积2.75万平方米,同年“北京第一热电厂”正式发电。这一年可以算是北京集中供热的开端。
北京市规划集中供热更早。年,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编制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供热规划,确定了以热电厂为主、区域锅炉房为辅的集中供热方针,这为北京市后来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奠定了基础。
新京报:那时候,主要给哪些地方供热?
胡保久:年第一热电厂一期工程建成运行,当时主要给附近工厂和少量民用建筑供热。
年,北京市供热面积增加到了61万平方米,主要供热范围包括20余个工厂、部分民用建筑,以及当年建成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国庆十大工程。
新京报:年之前北京有供热设施吗?集中供热后有什么变化?
胡保久:年时,北京已经有多座小型锅炉房,分散供热。
年开始集中供热以后,从小型锅炉房各自为战向大型锅炉厂集中供热、规范管理过渡,供热质量提升了,逐步腾退分散式小锅炉房,烟囱越来越少,环境污染减少了,也节省了资源。
年到年,当时的环保局检测了十家单位,比较集中供热和分散供热地区的大气质量。检测出的采暖期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分散供热地区是集中供热地区的三倍,氮氧化物含量是1.8倍。
新京报:北京集中供热已60多年,这些年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变化?
胡保久:最直接的是供热面积增长。年北京市供热面积只有2.75万平方米,主要在城内,今年已经超过了8亿平方米,覆盖全北京。
年集中供热之前,北京多家小锅炉房烟囱林立,集中供热开始以后,北京逐步取缔了很多小型锅炉房,城市景观有了提升。
空气质量也有明显的改善。上世纪90年代末,为落实北京市加速推广使用天然气的指示,左家庄供热厂、方庄供热厂等供热厂的多台锅炉由燃煤改造为燃烧天然气。年以来北京市又大力推进“清煤降氮”工程,年实现了全市基本无燃煤锅炉。
从前烧煤的年代,供热厂每天要有人扫煤渣,煤灰粉尘重,一天下来工人鼻子都黑了,衬衣领子都是煤灰。上世纪70年代那会儿城里蓝天白云的日子很少。推广“煤改气”后,结合其他环境治理工程,能感觉到北京蓝天白云的日子逐渐变多了,雾霾情况也有了改善。
刚开始“煤改气”天冷时烧一天锅炉等于扔进去一辆奥迪
新京报:北京集中供热遇到过什么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胡保久:上世纪90年代末,北京逐步“煤改气”,但相比燃煤,烧气成本大幅提高,当时有的锅炉房师傅说,天冷的时候烧一天锅炉相当于扔进去一辆奥迪。
大家开始重视节能,但当时技术上还不成熟。年行业里提出了八项供热节能技术,比如供热气候补偿、水力平衡技术等,降低不必要的燃气损耗。北京市也开始推广,这些技术的使用后来有效节约了燃气资源使用量。
近几年开始的供热管理智慧化转型,也是当前供热发展面临的一个机遇和挑战。目前北京供热的智能化转型还处于起步阶段,跟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北欧一些国家已经实现锅炉厂无人化管理。
新京报:北京集中供热什么时候开始向智能化转型?目前智能化普及程度如何?
胡保久:可能难以确定一个明确的时间点,但年左右,智慧供热的概念提出的比较多,这一年很多大型供热企业开始进行智能化供热管理、投入智能设备的尝试。
目前北京集中供热的智能化转型还处于起步阶段,在逐步推广普及,智能化技术也在不断完善过程中。
供热行业需要更多的高端数字化人才
新京报:为什么要发展智能化供热?
胡保久:智能化供热管理通过智能系统、设备,能让供热系统更加安全稳定运行,并让供热企业与用户建立更直接的联系,使供需形成纽带,企业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供热,提升用户满意度。智能化管理也能提高供热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耗和损失。
比如供热气候补偿系统,可以根据室外温度、风力、太阳光照等因素自动调节供热水温,提高供热效率,减少能耗。再比如,有的供热企业在用户家中试点安装的智能测温盒,可以随时监控到用户家中供热温度,有问题及时、精确检修。
总的来说就是提升三个方面:安全性、效率、用户满意度。
新京报:目前智能化转型还存在什么难点?
胡保久:智能化普及程度还不高。运用智能化供热管理设备和系统时,企业需要投入的费用相对较高,目前供热企业中真正投入使用智能设备和系统的比例还比较低。后续可能需要有更完善的相应激励和补贴政策,促进供热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智能化供热技术标准和规范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另外,高端人才也比较稀缺。受学历和技术水平限制,目前一些供热企业的很多一线工人,从传统工艺转型到智能化管理,操作数字化智能设备的难度还比较大。供热行业需要更多的高端数字化人才,要想办法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
新京报:未来,北京集中供热发展会是什么样的走势?
胡保久:这60多年,北京的集中供热可以说飞速发展,居民冬季生活质量得到提升。随着城市能源结构调整、供热技术不断改进,北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节约能源、保护大气环境。
目前,北京集中供热发展正从粗犷式增长转向精细化管理,如何提升技术,跟互联网行业进行对接,吸引数字化人才,国企和私企怎么进行供热资源整合,都将是当下和未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这些年供热领域越来越受重视,发展前景非常好。我认为未来北京集中供热会走以科技为动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引入高水平人才,通过智能化逐步替代一部分人力,智能化发展将是一大趋势。
新京报记者黄哲程
编辑张畅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