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至11月14日,第八届西岸博览会在西岸艺术中心A馆、B馆与西岸穹顶艺术中心举行。本届西岸博览会在严格的防疫要求下,迎来18个国家、45个城市的余家画廊、设计品牌及艺术机构参展。值得注意的是,在线上线下都能实现艺术品交易的今天,销售或许不是衡量一场艺术博览会的唯一标准。在本届西岸博览会上,除了画廊单元,论坛、特展以及一系列基于现场的作品,探讨了如今艺术生态中的多重视角。
博览会效应
自年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简称“西岸博览会”)创立以来,从第一届的20余家画廊发展至今近家画廊和参展机构,参展规模翻了5倍以上,历年的画廊返场率达75%以上,参展艺术品从首届的件发展到如今的近件,艺术品数量也翻了5倍,海外货值从2亿元增长到近20亿元,整体货值达到近40亿。海外参展画廊比超过70%,与巴塞尔艺博会的一线蓝筹画廊重合率近五成,西岸博览会已成为这些国际画廊进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首选登陆地之一。
第八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西岸艺术中心A馆,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廊而言,一年一度的西岸博览会能够带来什么?11月14日,在第八届西岸博览会的最后一场论坛“全球艺术博览会之上海”中,多家国内外画廊的代表分享了他们的答案。
第八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西岸艺术中心A馆,豪瑟沃斯画廊和泰勒画廊在上海尚未设立空间,一年一度的西岸博览会成为与中国藏家建立联系的重要机会。为了参加博览会,画廊的两位代表都经历了“14+7”天的隔离。泰勒画廊副总监(亚洲)梁天爽表示,西岸博览会是他们参加的唯一的亚洲展会,豪瑟沃斯资深总监蔡荔馨则提到,画廊有不少重要的美术馆合作项目都发生在上海,比如正在龙美术馆举行的乔治·康多个展,以及油罐艺术中心的加里·西蒙斯(GarySimmons)个人项目,从中也能发现西岸博览会与同期上海的美术馆展览的联动。
豪瑟沃斯展位现场图片,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年11月11日–14日,摄影:JJYPHOTO,图片:豪瑟沃斯阿尔敏·莱希画廊在西岸博览会上呈现了沃恩·斯班(VaughnSpann)的个人项目,与此同时,其个展“斑点狗!”正在画廊上海空间展出。阿尔敏·莱希上海总监王若琳表示,西岸博览会上的展示与画廊空间举行的展览之间形成了持续效应,上海的画廊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而博览会让游客和藏家们在同一个时间来到这里,能够更好地了解画廊和艺术家的全貌。“即使(画廊)在上海有空间,博览会效应也是无法比拟的。”王若琳说道。
阿尔敏·莱希展位,第八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尽管全球疫情反复,今年西岸博览会的参展规模还是迎来了“历届之最”:“画廊单元”中,除了豪瑟沃斯画廊、大田秀则画廊、佩斯画廊等自西岸博览会创始之初连续八年参展的画廊,还有超过20家画廊首次参展。在11月14日博览会闭幕当天的采访中,不少画廊透露,这种积极的参与显然得到了积极的反馈。
第八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西岸艺术中心A馆,ThaddaeusRopac画廊亚洲区总监朱端丽直言,博览会开幕的“前几个小时就售出了多件重要作品。”画廊的艺术家以及展览项目受到中国新晋美术馆和艺术机构的浓厚兴趣,“包括乔治·巴塞利兹(GeorgBaselitz),他个人最重要的回顾展之一正在巴黎蓬皮杜中心展出。”法国画廊杜梦堂的总监郑瑜欣同样分享道,本届西岸博览会上,多件重点作品“在开幕前及开幕后几小时就被藏家收入囊中。”与此同时,画廊代理的艺术家塔玛丽·伯瑞利(TamarisBorrelly)出现在博览会的法领馆特展项目“不吹不擂——触梦边界”中,“开幕前特展的两件就被收藏,现在艺术家位于巴黎及上海的其他作品也都全部售出。”
乔斯林·沃尔夫画廊展位,第八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新生代藏家的取向在众多画廊主的采访中,都提到了藏家群体的年轻化与收藏喜好的多元化。例如佩斯画廊总监程雪看到,“有更多年轻的力量注入这个市场。大家喜欢的作品类型也越来越丰富,这是一个成熟市场非常重要的基础。”白立方亚洲区画廊总监WendyXu也表示,“藏家的群体更多元化,作品选择也从中国当代艺术家到西方当代各个年龄段的艺术家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