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文联助力打造世界观察中国的文艺窗

                            

助力打造世界观察中国的

“文艺窗口”

——上海市文联做好“人”的工作、凝聚“家”的力量工作纪实

中国艺术报记者郑荣健

“我对文联有深厚的感情,我是在文联这个大家庭成长起来的。若是没有文联、没有音协、没有‘上海之春’为我提供良好的机遇以及创作条件,如果没有前辈们的信任、鼓励和促进,就不可能有《红旗颂》。”在很多场合,“七一勋章”获得者、著名作曲家吕其明都会如此感慨道。年春,在第六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式上,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乐团、上海管乐团联合首演了吕其明创作的《红旗颂》,反响热烈。之后,他的作品不断在“上海之春”上演。而今年10月,上海市文联这个“家”又将为他搭建舞台,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一起共同举办“使命——吕其明作品音乐会暨新书发布会”,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瞩目成就,国际大都市建设成效显著。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上海发展规划部署的过程中,上海市文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为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繁荣发展文艺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上海市文联主席、著名表演艺术家奚美娟感慨,新时代给了文艺工作者非常好的文艺创作机会,“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履行文艺界人民团体的新职能、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探索团结、引领的实现途径,充分用好各项活动的各种契机,进一步加强对艺术家和会员的团结引领,带领大家一起创作、推广优秀文艺作品,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

唱响时代主旋律,

彰显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

文化底蕴和时代新貌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也见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上海城市精神成风化人的新时代风貌。十年来,上海市文联广泛团结凝聚文艺工作者用优秀的文艺作品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放歌,围绕重大时间节点,举办系列重大主题文艺活动,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譬如,去年聚焦庆祝建党百年,举办了“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以跨界融合的形式全方位展示上海百年红色文化;组织了“百年潮中国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主题音乐会”,作为第三十七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闭幕演出,体现了红色经典与时代赞歌交织呼应。上海市文联各文艺家协会推出了“梨歌新声”上海少儿戏曲评奖展示、“日出东方”美术作品展、“版权强国”电影艺术家讲党课、“光辉百年”主题摄影展、“艺心向党”舞蹈汇演、“百年丰碑”书法展、“曲苑芬芳浦江情”曲艺展演、“风华百工匠心永年”民间艺术成果展、杂技剧《战上海》创作研讨会、短视频大赛、“星光与火种”金秋诗会、“建党百年我们的文艺”笔谈活动等,唱响时代主旋律,充分彰显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底蕴和特质。

年,“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展览现场

年,“百年潮中国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主题音乐会”现场

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重要作用。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由上海市文联、江苏省文联、浙江省文联、安徽省文联共同组建的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在上海成立。依托联盟,上海市文联全力推动长三角区域文化资源挖掘运用,组织开展了一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展演、赛事以及培训项目。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是今年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上海市文联以‘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目前正紧锣密鼓策划推进全国美术高峰论坛、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览、吕其明作品音乐会暨新书发布会、上海国际摄影节暨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等一系列活动。”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夏煜静说道,“我们将统筹实施好主题文艺创作、主题志愿服务、主题新闻宣传,着力助推、展示和宣传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新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发挥文联所属媒体阵地优势以及文艺评论家协会专家资源优势,作品评论同向发力,网上网下同声响应,大力唱响时代主旋律。”

搭建舞台、擦亮品牌,

让名家新秀云集、精品佳作涌流

在上海推进文艺繁荣和文化发展过程中,文艺品牌建设一直备受重视,更产生了一大批有底蕴传统、开时代风气、有全国性影响的重要品牌。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创办60多年来,《红旗颂》《白毛女》《唱支山歌给党听》等一系列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红色作品、经典旋律,在这里首演、首唱,同时人们也记住了当时年轻的吕其明、朱践耳、何占豪、陈钢、俞丽拿、闵惠芬、胡蓉蓉、凌桂明……而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新人新作展示项目占比首次接近50%,首发首演音乐舞蹈新作40余部,多名新人崭露头角,向世界传达着“上海之春,青春正好”。

“提携新秀成名家、推动名家为大师、表彰大师启后人”是创立于年的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的宗旨之一。“开放的‘白玉兰’,吸引了全国各地大小院团、演员,包括越来越多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稀有小剧种也在这个平台上崭露头角。同时,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剧团与演员也纷纷赶来演出竞逐,‘白玉兰’舞台也吸引了日本、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剧团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3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