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吞拿油
“花这么多钱在美术馆盖一个假的菜市场供人参观拍照,和把菜市场拆了花钱建一个漂亮的花园有什么两样?你在美术馆盖菜市场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呀?
展览作品“农林市场欢迎您”/重庆悦来美术馆
7月3日,重庆悦来美术馆“向下生活里的X种空间方案”展览开幕,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何志森的作品“农林市场欢迎您”是展览的焦点。
来自广州的菜市场摊贩黄月香走进展厅,问何志森:“何老师,这里租金贵不贵?”
美术馆、菜市场和“瞎搞”的建筑师
年,何志森在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攻读建筑学博士。他的读博之路一波三折,先后换了三个导师,一度陷入自我怀疑——我到底是不是这块料?
心理咨询师的一句话启发了他:“你所有的人生经历和研究爱好,好像都在表明你要向普通人学习,那你为什么一定要纠结导师是谁?导师研究什么?那些你一直观察跟踪的人不就是你最好的导师吗?”
为了完成博士论文,何志森观察了四年在墙上卖盒饭的小哥/一席
他想起了过去数年间,在墨尔本跟踪拾荒者、在上海弄堂跟踪居民、在厦门城中村跟踪小贩的经历,终于确定:我的导师,就是这些普通人。于是他找到一个给他充分自由的导师,最终出色地完成了博士论文。
回国后,何志森来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任教,随后成为东山口扉美术馆的馆长。
扉美术馆和原东山口农林市场只有一墙之隔,却像两个平行世界。新潮的年轻人走向墙这边的美术馆,菜贩和老年人走向墙那边的菜市场。
隔开菜市场和美术馆的墙/扉FEI
为了打破这种隔离,年,艺术家宋冬将这堵墙改造成一件艺术作品,名叫“无界的墙”。宋冬淘来旧门窗和镜子,把原本密不透风的墙体打造成中空,在其中挂上多盏由废品回收站买来的灯具并通上电,再放进一些其他废旧老物件。很快,这里就成为了“网红打卡地”,连带着菜市场也成为了广州的“网红菜市场”。
“无界的墙”/扉FEI
但隔壁的摊贩还是没来美术馆看过这堵墙。
摊贩们通常凌晨4点多到菜市场开始忙碌的一天,晚上7点后收摊离开,完全覆盖了“网红墙”开灯的时间。
这让何志森陷入思考。他一向喜欢观察菜市场,曾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开设工作坊,带学生走访调研长沙的马老尾菜市场,不过调研结束不久马老尾市场就遭到拆除。
年3月,何志森带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20个学生,计划对隔壁的农林市场进行一番改造。
菜市场和美术馆泾渭分明/一席
但要接近这些“邻居”并不容易。菜市场和美术馆所在的亿达大厦长期存在矛盾。年亿达大厦竣工时,就打算拆掉隔壁的菜市场,因摊贩和居民的反对才作罢。
所以当学生们从美术馆走进菜市场时,摊贩们多少带有些敌意。
何志森要求学生们跟踪菜市场的摊贩,从备货到收摊全程参与,提出改造方案之前先体验他们的生活。但摊贩们已经非常忙碌,并没有太多时间和学生一起“异想天开”,而对学生“娇贵”的偏见也拉开了他们的距离——有的摊贩一看到学生拿菜刀就会紧张。
何况改造菜市场有时对于他们并非好事。如果给菜市场换上地砖、安上空调,费用也会落在每一个摊主身上,最后再平摊到菜价里。而菜价一高,他们就失去了竞争力。与其如此,不如不改。
他们甚至质问何志森和学生:“作为建筑师,你们为什么不去设计房子,而要来菜市场里瞎搞?”
直到一场暴雨来临,他们的关系才出现了转机。
大雨中的菜市场/一席
报纸上说这场暴雨十年不遇。学生们都以为当天课程取消,便没去菜市场,只有一位叫马增峰的同学去了。他在大雨中帮着摊贩搬东西、抢救物资,摊贩和学生之间的信任由此建立。
改造也逐步开始。学生们发现手对于菜贩非常重要。海鲜摊主的手长期泡咸水而掉皮发白、鸡蛋摊主的手心上长着摸鸡蛋摸出的茧、肉贩手上留下了骨头刺出的伤疤……他们给44位摊主每个人都拍下了手的照片,并挂在扉美术馆展览。
每一双手都讲述着不一样的故事/扉FEI
有一天,菜市场卖海鲜的阿姨站在亿达大厦门口,向何志森喊话:“何老师,我能进来吗?我的水鞋太脏了,怕弄脏你们的地板,我想进来找找我手的照片。”
因为想看一眼自己的手的照片,菜市场的44位摊贩都走进了大厦中的美术馆。“阳春白雪”的美术馆与“下里巴人”的菜市场之间,“结界”逐渐松动。
菜市场的摊贩终于走进了隔壁的美术馆/扉FEI
展览结束后,摊主们把自己的手的照片领了回去,挂在营业执照旁边。何志森猜想,这也许是一种反抗,用真实的一双劳动者的手,对抗抽象而笼统的营业执照。
对于菜市场本身的改造则微小而温馨。蔬菜摊的阿正很怕热,学生为他在身后的墙上开了一扇小小的窗;豆腐摊的祁红艳每天要花很多时间收拾、搬运菜品,学生们便为她定制了一个便于收纳的柜子……
学生为阿正开的小窗/视觉中国
最熟悉的陌生人
年9月19日,农林市场的摊主们接到了通知:菜市场将要拆除,请于10月19日晚结业清场。
原东山口农林市场建于年,是广州市区的第一个室内市场,承载着许多老广州人的记忆。但时光流转,这里从来不曾留下其中任何一个摊贩的名字。
拆除菜市场的通知还是来了/扉FEI
听到菜市场要拆除的消息,远在北京的艺术家宋冬急忙提出了拆除方案并做成图纸。根据这个计划,拆除菜市场后道路两旁将保留一些摊位,打造成一个露天集市。但方案最终没有被采纳。
年10月20日,陪伴了竹丝岗社区居民39年的农林市场因违章建筑被拆除,菜市场的位置将修建一个小花园。每谈及此,何志森都显得有些失落——这显然不是他和菜市场的摊主们想要的结果。
“他们(原农林市场的摊主们)肯定是对我有期待的,觉得我什么都能搞定。但他们从来没有说过。”何志森对新周刊记者说。
东山口农林市场拆除现场/何志森mapping工作坊
好在何志森辛苦建立的情感联结没有随菜市场的拆除而烟消云散。
摊主们有的在曾经的农林市场周边摆摊,有的去了别的菜市场,有的干脆回了老家。但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