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房山区支援合作办发挥纽带桥梁作用,协调“北京所能”为“突泉县所用”,产业帮扶成效显著。自京蒙协作开展以来,突泉县共计投入协作资金1.94亿元,建设产业园区2个,扶持重点企业4家,累计受益人口达余人。
走进突泉县曙光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园,肉牛繁育、屠宰加工、果蔬种植……多种类型企业共处一园、繁荣发展,这样生机勃勃的经营态势源于“京蒙协作”带来的发展动力与底气。
突泉县曙光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园是房山区与突泉县共建产业园区的代表之一。该园区规划面积3万亩,总投资达36亿元,目前已完成基础建设工程,入驻企业、合作社32家。
“我在这里工作5年了,每月有元的工资,这里离家近,公司对我们也很关照。”在内蒙古绿丰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牛舍内,工人赵成正在清理牛舍,一头头健壮的安格斯肉牛正在吃着草料。赵成告诉记者,曙光园区的建设让他在“家门口”就能有一笔稳定的收入,日子过得很充实。
从头肉牛扩繁到如今头肉牛的养殖规模,以安格斯肉牛养殖繁育为主的绿丰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5年来的发展尤为迅速。作为突泉县牛产业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得益于京蒙协作的资金、技术支持,先后建成了“十万头育肥牛”养殖繁育基地、屠宰深加工厂、鲜奶吧,全力发展牛产业。
年以来,突泉县先后为园区内企业注入京蒙帮扶资金.5万元,用于扩大园区内养殖规模,保障养殖品种纯良,当地企业建立了“资产收益”“放母收犊”“土地流转”“就业增收”四种利益联结模式,累计辐射带动个村、多户农户增收。
目前,曙光园区共建成温室大棚栋、畜禽圈舍栋,年销售瓜果蔬菜万公斤,年出栏白羽肉鸡万羽,存栏安格斯肉牛2万头、生猪5万口、肉羊3万只。
“带着家人来花海不仅能赏花,还可以采摘,是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在曙光园区花海展示区,不少游客夸口称赞。
美景生效益,生态引游客。年,突泉县以资产收益的形式,投入京蒙协作帮扶资金万元,用于购置果苗木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包括亩曙光花海、曙光楼展示展览中心、瓜果采摘体验区等集种植、养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大观园”,年累计接待游客达15万余人次,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曙光花海要继续提档升级,主要体现在花海亮化、人工湖建设、水上乐园等项目,我们还将开发VR体验馆、5D影院等,吸引更多游客到曙光花海来休闲观光旅游。”曙光园区管委会主任刘瑞说。
“输血”不如“造血”,曙光园区内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事业,主动、优先吸纳周边劳动力就业,本地农户农忙时种田,农闲时便可以在园区内务工。
“现在大棚内的冬桃即将成熟上市,我们主动吸纳附近的农户前来做兼职。不仅如此,‘全职工’也成了周边农户的稳定选择。”聚美恒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季采摘园销售经理王娇介绍,公司每年为本地农户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目前已经吸纳人,“全职工”年收入可达到3.6万元。
据了解,曙光园区年带动就业人数达人以上,人均年增收3万元。同时,园区内企业建立肉牛养殖、果蔬培育观摩基地,开展技术培训,累计带动20家企业、合作社,培训农民余人。
京蒙协作,心手相牵;园区共建,富民利民。年以来,一批批援助项目在兴安盟开工建设、一项项帮扶落在老百姓的心坎上,在北京与兴安盟的共同努力下,“京蒙共奔赴,京蒙共致富”的目标正在实现。
采写:兴安日报记者刘也通讯员曾令刚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家在兴安盟》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