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迁移中的媒体建筑艺术与设计杂志

MAB18(北京国际媒体建筑双年展)

人类在建筑领域的创新从室内走向室外,并从物质层面拓展到虚拟数字生活方式,科技注入建筑使得其更具当代性。不同的创新行为在不同的空间中迁移,使都市生活形成从现实到虚拟的智慧化转换,并发展成为今天的城市面貌。

随着20世纪空间概念迁移变化的进程,在《后现代的状况》中,美国地理学家戴维·哈维用“时间消灭空间”的世界交通方式缩略地图,为大众展示了随着社会发展效率的提高,时间对空间实现了反向的“消灭”,人类发展突破了现有的空间局限,也让人从“时间性”角度重新审视社会空间与城市发展,当代空间的扩张也拥有了更多新的途径。相反的是,在历史同一时期,西方哲学和社会理论呈现所谓的“空间转向”概念,人们试图以空间性思维重新审视社会发展。在《理解空间》一书中提出了空间即秩序,而构成这种秩序可以从三个维度对空间予以界定,即物质、行为、文化的维度。20世纪出现的都市化空间、全球化空间以及超空间,在与其他空间形式和其他变形甚至只保留下一些碎片的传统空间相互碰撞、叠加、交织在一起。在当时,各种思想的提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后续城市空间发展的走向和趋势,改变着人类在城市空间中的创造行为。

MAB18(北京国际媒体建筑双年展)

伴随着人类对空间的认识变化,空间中创新话语权的表达从内部转而向外部发展。一些关于空间创造的相关实验始于20世纪尾声,而艺术领域的创作行为的创新,从白盒子空间向一个综合性多维度的环境迁移的现象已初见效果,艺术创作的活跃思考对日后城市规划者与建筑设计者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可参考方案。至年,一场将文化语境融合在城市空间中的持续性活动,由侯瀚如与小汉斯策划的系列活动——《移动中的城市》,作为一场大型的公共项目在全世界七个城市举办,探讨了亚洲城市建设与艺术的互动,以及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的问题,并将思想意识在城市发展空间中最大化传播,得以用多种形式呈现。在每个城市中开展的活动都是依据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进行在地性创作,突出了亚洲20世纪90年代在建筑、艺术、城市方面的发展中产生的不同关系,展现了因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有机性,这种特性会形成城市自身与城市间,多样性的竞争式发展张力,从而活动得到了以城市为单位的理念进行发展,挣脱了以国别为单位的城市发展框架,“城市试验场”在当时引发了对于城市发展新的思考。

曼哈顿下城的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内部打造了超现实的多媒体空间

空间属性与艺术的结合呈现出丰富的状态。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中,维克多·霍塔设计的建筑“人民之屋”的外立面和室内场景,到克里斯托与其夫人的作品《包裹国会大厦》,都以不同方式改变了建筑外立面,以及人类重新认识和介入自然环境的大地艺术等,都突破和颠覆原有固化的城市生活空间概念,城市更新与发展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前瞻性举措在近些年也随之应运而生——媒体建筑。

图左深圳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1

图右北京国际媒体建筑峰会互动媒体墙

当前城市发展与更新的目标,要营造的是社会大众可以参与其中的深度互动性空间。的北京国际媒体建筑峰会中,提及了有关媒体建筑在塑造智慧城市议题下的相关问题,峰会分别从“跨界与创新”、“定义智慧城市”以及“媒体建筑探索与实验”三个版块进行深度讨论。关于媒体建筑,在当年社会各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标尺,对这种城市发展更新中的新产物进行定义,但此前MAI网站上曾有过类似定义,其中表明媒体建筑是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一个交集。作为国内城市发展中的新事物,它表现出了几个方面特点,首先具有很强的媒体性,是数字影像跟建筑的表皮的结合,这种表皮既可以是外部的表皮,也可以是内部的表皮,“表皮”使建筑具有了公共媒介的属性,同时也具备了社会传播的属性。其次是艺术属性,在具备媒体属性的基础上通过影像和建筑的结合,放置在公共空间当中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公共艺术作品。在实际生产机制运作的过程使然,最终在社会通力合作发展中各门类学科产生了跨界交融,是建筑学、规划学、社会学、传播学、智能控制交互媒体、视觉传达,还有公共艺术各个门类,以及环境节能与政府公共管理环节所形成的一整套运行闭环,从而形成了媒体建筑的现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常志刚曾在峰会中对此进行了相关论述,为国内相关领域提供了认识基础。

北京国际媒体建筑双年展

媒体建筑出现至今不过十年,但在以视觉为中心的当下,建筑的媒体化趋势正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它不仅改变了城市的景观,更重要的是,其未来发展将改变人们对于建筑、景观乃至城市的观念,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媒体建筑既是建筑发展的产物,又是审美观念变革的结果,更是商业文化深刻影响的对象,它把城市规划、建筑景观、视觉艺术、商业文化通过新型科技有机的结合起来,必将成为各领域跨界合作的聚集地。

对建筑而言都是由一砖一瓦搭建的,这本身是对一种观念的传达,每座建筑机理代表着自身本体不同于外界的特性,高楼大厦建筑群之间差异明显,例如库哈斯设计的央视新大楼,这座建筑不同于周围的建筑群,甚至有摆脱它所处的人文地理环境的状态,但其存在本身就是在构筑着自己独立的媒体世界,此时如何定义或从哪个角度界定媒体建筑成为一个开放性答案。年出版名为《多媒体立面》的书,同样探讨了媒体立面和建筑灯光之间的关系,在氛围营造方面,对于媒体建筑而言是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影像等多种方式,和人们形成互动交流。

曼哈顿下城的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内部打造了超现实的多媒体空间

20世纪90年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常志刚的一个学术观点出现——光与空间一体化。在考虑光与空间的设计的时候并不是单纯考虑照明设计专业,而是从建筑空间、建筑形态出发进行思考。在当时国内大多数高校还不知道什么是照明设计方向的时候,这一观点具备了一定的前瞻性意识,其有效性多年以后逐渐在国内城市发展环境中被验证。对于光与空间一体化问题,曾经依旧停留在考量光对建筑的作用,只单纯考量如何才能打造更好的建筑空间和建筑形态这一角度。所以在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中,从建筑角度研究光的问题成为最朴素的出发点。

近十年媒体建筑引起的变化并不是首先在教育领域,而是在市场经济推动下的社会发展当中。智慧城市的面貌于此同时浮出水面,新的产业模式带动新的生活方式,通过LED或智能控制和交互设计。很多行业会由于媒体建筑而出现,集网络、交通、技术实施、智慧管理描绘出一个有形的智慧城市形象。对媒体建筑与未来生活关系的设想,便是通过智慧城市,收集城市中的大数据信息,并把这些收集到的数据转换,最终形成关于整个城市生活的信息库,与此同时我们如果把信息反馈给市民,最后通过手机或者媒体立面,传播给大众所需的内容从而影响城市生活。

曼哈顿下城的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内部打造了超现实的多媒体空间

技术的研发让城市更新的多样化成为可能,用于建筑辅助设计的实验光箱作为国家专利应用在实际项目中。根据照明产业的发展状况,亮度空间这一源于路易斯康的建筑哲学观点的概念出现,亮度空间是照明是光同物体发生反射、投射、有强度、数值、反射率等,不是一个实体空间,是由亮度和视觉构成的空间。照明理论从建筑学、建筑空间、视觉的研究、哲学的研究发展而来。

如今,照明有了一系列的数字化技术,比如LED、智能控制等显现的并不是一个光透射到一个物体之上,更多的是一种自身发光的特点,如OLED。光和空间一体化更多的指向了建筑和建筑的表皮以及跟未来建筑形式的发展。例如MomentFactory在曼哈顿下城的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内部打造了超现实的多媒体空间,为历史悠久的建筑杰作赋予了出人意料的新奇体验。还有南京时间塔、深圳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以及仙台媒体中心都是在技术更新下所做的不同尝试。

北京新机场高速公路收费大棚设计

媒体建筑塑造智慧生活,建筑与环境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载体或一种容器,当下的技术会在建筑形态变化和数字化上突破物理空间的局限,颠覆以往建筑内外部双向空间的关系,同时寻求向虚拟空间延伸的可能性,让媒体建筑成为城市智慧生活方式中,现实物理空间与数字虚拟空间的一个入口。

在技术的哺育下,城市的智能化成为社会自主更新的重要衡量标准,对于媒体建筑或其他利用数字技术参与城市更新当中的方式,在重新激发城市的活力中起到一定意义上的作用。城市发展问题在当代时空经验中不能只简单地还原为心理经验或地理经验,今天的社会事务、交往行为、认知活动已经深深地依赖于一个由全球计算机网络、全球通信网络、全球流通网络组成的新空间。所以在面对当今的城市发展议题时,重新认识当代空间是由地理空间、表象空间、赛博空间、社会空间等多重空间交错叠加在一起的真实的后现代性全球化空间才能够应对更多新的问题。

文Article/杨永嘉

图Pictures/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实验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