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双年展策委会召集人
陶勤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终于在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与广大观众见面了,我作为北京双年展创办者之一感到兴奋、期待且与有荣焉。我亲眼见证创办20周年的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以下简称“北京双年展”),逐步成长为当今世界展示绘画与雕塑的最大平台之一,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冷军(中国)
肖像之相——小唐//布面油画/厘米×80厘米
第三届北京双年展入选作品
从一个美术史值得纪念的下午开始
年9月18日,我认为是一个美术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这天下午召开了北京双年展策划委员会第1次会议。创立北京双年展的动议是我最早提出的,彼时我已从事美术工作和外事工作多年,愈发感觉到,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国际社会其实有了解中国当代人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的诉求。美术是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形象很好的载体,西方社会试图通过举办展览呈现他们所理解的中国,但往往有失偏颇。如何以主流的美术形式正面传播中国的国际形象?这是中国美术界面临的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我们有必要把中国的主流美术置于一个国际化的界面,完成匹配大国外交的主流国家艺术形象传播,双年展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双年展具有频率恒定的持续影响力和跨国界效应,是目前广为流行的国际艺术展览形式。我们应该创办属于自己的双年展。
首届北京双年展筹备期间,陶勤带队访问威尼斯双年展,并在展览现场发布首届北京双年展宣传册
陶勤与国际策委温琴佐·桑福在威尼斯会谈
首届北京双年展工作会议
首届北京双年展庆祝晚宴
约格·伊门道夫(德国)
无题//布面油画/厘米×厘米
首届北京双年展入选作品
基于此我向美协提出创办北京双年展的建议,刚好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王镛先生也提出类似的想法,我们一拍即合,立即着手调研分析,并向上级层层汇报,最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双年展于年正式立项,批准由中国文联、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美协共同主办,中国美协具体实施。在驻意大利使馆的推荐下,多年参与策划威尼斯双年展的温琴佐·桑福先生应约作为无偿的国际策展人。邀请国际策展人加入策委会,也是为了借鉴西方双年展于我有利的运作经验以促进东西方文化沟通。我们紧锣密鼓于9月18日召开了第1次策划委员会会议,那天下午的讨论足足进行了4个多小时,最后确立了北京双年展以绘画和雕塑作为展品的主调,并确定“创新、当代性与地域性”作为首届展览主题。这两项都被写入了展览章程,重申了人类造型艺术的严肃性,弘扬了我们的审美价值观。北京双年展的办展理念亦浓缩于其Logo中。该标志由两条笔触似的图形相互咬合构成,寓意着东方与西方的交流融合,也符合现代艺术界所提倡的“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大趋势。两条笔触又代表了展览两年举办一次。标志的主体颜色为红、黄、蓝,三原色代表着艺术的多姿多彩。同时标志又采用了渐变的手法,象征着北京双年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良好发展前景。
北京双年展Logo
虽然我们对北京双年展的基调和主题很有信心,但这毕竟是一个刚刚创办的展览,那个时候互联网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和普及,我们担心外国艺术家看不到消息,不来参展。于是我们采取了一个看似很“笨”的办法——挨个走访各国驻华使馆,那一年几乎每个使馆都走遍了。事实证明我们的笨办法很有效,通过走访我们将首届北京双年展征稿的信息传达到了众多国家,并因此结交了很多外交界的朋友,为北京双年展的后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扩大知名度,我带队访问威尼斯双年展,在其展览新闻中心发布北京双年展宣传册。北京双年展初次在国际亮相便吸引了来自45个国家艺术家的投稿,如此广泛的国际参与度也证明了我们国际公关工作的有效性。
马克·波福莱尔(法国)
天地交泰之忆//布面丙烯/厘米×厘米
第六届北京双年展入选作品
年9月20日,首届北京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和中华世纪坛两大主场馆开幕,展出五大洲45个国家的件作品,堪称当时美术界国际艺术交流的一大盛事,被媒体誉为“金秋最美的风景”、“国庆‘黄金周’亮点中的亮点”。而且年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时间点,那时北京刚刚从“非典”的影响中摆脱出来,同时年也是北京纪念建都周年。首届北京双年展的开幕成为北京“后非典”时期恢复正常国际交流和振奋民族精神的标志性时刻,成功填补了首都国际美术双年展的空白,为古都北京周岁华诞献上贺礼。
中国美协承办的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第16届代表大会
首届北京双年展成功落下帷幕后,经中编办批准,中国美协正式组建了北京双年展办公室。有了首届的良好基础后,之后每一届展览吸引到来自全球各国越来越多艺术家的投稿,参展国家、参展艺术家不断增加,展览规模越来越大。并且,依托第二届北京双年展国际研讨会的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属下的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第16届代表大会在中国召开之时,中国美协还高票当选了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国。这无疑有助于北京双年展扩大朋友圈,增强话语权。
袁飞(中国)
着盛装的女孩/6/雕塑:树脂/厘米×厘米×厘米
第三届北京双年展入选作品
香农·芬利(加拿大)
冬之恋//布面丙烯/80厘米×64厘米
第六届北京双年展入选作品
不同展览主题诞生的渊源与故事
每届展览的主题是重中之重,北京双年展历届主题的诞生也都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与历史语境。
比如,第三届北京双年展与北京奥运会同期举办赋予了其特殊意义。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华百年盛事,北京双年展在年规划之初就将推动奥林匹克精神与当代艺术的融合考虑在内。第三届北京双年展特意安排在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周期内,6年初经与北京奥组委沟通,确定第三届的主题为“色彩与奥林匹克”,旨在表现当代艺术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在关联。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西奥巴尔德出席开幕式并致词,多名各国参展艺术家也专程来华参加了开幕式。此外,这届北京双年展有作品应邀借展给国际奥委会第次全会会场,为全会增添了一道独特的艺术风景。
苏厄·约翰逊(美国)
维持//雕塑:青铜/厘米×厘米×厘米
5第二届北京双年展入选作品
第四届的主题为“生态与家园”,这届主题的确立背后还有个有趣的小故事。策委会召开时我刚参加完中央党校的学习,课程中谈到的生态、环境问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感到这是一个在当今社会受到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