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藏野美术大学毕设
基础设计学科研究生独家采访
KUMOTOKYOPROJECTProductionAssistant:
LUMENGYAO
CHENZHEHONG
XUHANGYE
SHIXIAOJUN
Editor:ZHANGYU
CameraOperator:CHINHOO
Spiealthanks:
MUSASHINOARTUNIVERSITY
DepartmentofScienceofDesign
SS01
风的造型Formofthewind
史隆泰
我毕业设计的题目是「Formofthewind」/「风的造型」。我围绕“飞行的趣味”展开了各种造型的研究。我的研究从“风筝”出发,我被风筝、竹蜻蜓、纸吹雪这样的飞行玩具吸引,于是开始了这项研究制作。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三泽遥老师的作品「纸的飞行体」,深受感动和启发,于是也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展开了长达两年的造型研究。
consecutive
basisweight:70g/㎡
W:D:10H:3
滑动查看动态
freealltypeⅡ
basisweight:g/㎡
W:D:H:70
滑动查看动态
confettitypeⅠ
basisweight:70g/㎡
W:37D:37
滑动查看动态
从防牌鸢改良而来的纸飞盘
我的研究是从改良传统风筝结构开始的。比如韩国有一种叫防牌鸢的风筝,这种风筝的中央有一个圆洞,能起到控制风力的作用。最开始我利用了这个特征把风筝的造型从矩形变成圆形、附着上螺旋桨一样的部件、把一层结构变为两层的结构等进行了各种造型的尝试。最终使风筝变成了能够在空中回旋并随风上升的纸飞盘。接下来继续改良螺旋桨的造型,螺旋桨的长度可以调节滞空时间;构成造型本体的纸张厚度可以调节其在空中的回旋速度;调整圆洞的大小和各部件之间角度可以使滑翔变得更加平稳。
在进行了大量的造型研究后,新的发现开始渐渐出现:飞起来像蝴蝶一样的竖向回旋体、无需投掷就可以轻盈飞行的滑翔体、横向回旋下落的螺旋体、像小飞虫一样可以自由落体的纸吹雪等等。我再次利用这些实验成果,尝试制作了新型回旋风筝。将细长的纸带扭曲成莫比乌斯环状??的造型,把中心处固定,变成螺旋桨状的形态。接下来不断调整造型和色彩,使这种风筝不断接近「生命体」的样子。用肉眼几乎无法看见的极细鱼线穿过中心,有风吹过时螺旋桨便会随风旋转上升,随着螺旋桨的快速旋转,空中会留下灵动又鲜艳的残影。
回旋风筝no.3Neozephyrusjaponicus
Neozephyrusjaponicus在空中旋转后的样子
回旋风筝??的造型不但可以横向旋转也可以竖向旋转。我利用了竖向旋转在展厅现场制作了像立体logo一样的滞空旋转装置。并且想把风筝的趣味从室外带进室内,利用横向旋转制作了始终在室内轻盈飞行的装置艺术。它们都顺利平稳地在展厅飞了4天。
传统的风筝为了强度的保障有骨架来做支撑,但是骨架会让风筝的重量和质感都变硬变沉。我想尝试制作更加轻盈更加优美,像风一样的风筝。同时也给风筝这种传统民艺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SS02
LINKPLAY
孙慕滢
想象力是很不可思议的事物,是属于人类独有的创造力。它既包含我们过去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同时也能带领我们对未知事物进行新的解释,构筑出新的关系。我认为它具有比突破时间空间更强大的连接性,是潜藏在人脑中的一股神秘力量。所谓五感,包含了视觉,听觉,触觉等等,但在感官世界的交流中,仍然还有许多未知的感觉尚未被定义,其中的部分让我不禁思考:人类本身是否持有一种「连接的感觉」呢?
LINKPLAY以围绕着「连接的感觉」进行探索。以潜藏在脑海中的经验与认知为入口,将各种节奏、瞬间等细微的感觉用影像的方式产生「连接感」,让人们感受到画面中的相互作用。通过把日常语境中的无关事物LINK起来,激发观看者去体验自身内在潜藏着的想象力的奥妙。
我们周围的物质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每件事都有它特有的节奏感。或许在这些千丝万缕的变化之中,存在着相同的本质。最初的切入点来自我对日常行为的观察,例如削铅笔、拧螺丝,从这类看似不起眼的微小行为入手,开始制作「LINKPLAY」。渐渐地,普通的小动作成为撬起大事件的钥匙。把不起眼的开关行为延展到一个更宏观的现象时,这种「连接感」仍在继续发挥作用,并保持着奇妙的平衡。虽然看似毫无关联,但不经意的小动作却能把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联动到更遥远的宇宙级现象。这种常理之外的连接所产生的秩序感,我愿称之为「同质化现象」。
展览空间中,我分别运用了影像、交互、书、卡片、实物这五种媒体形式来表现不一样的LINK感。希望进入到这个空间的观看者能体会到在游乐园玩耍时的放松和享受,将自己的奇妙幻想投射到这个LINK的世界。
展览现场的LINKPLAY(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