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使我快乐
南都观察:现在很多购物平台都和公益有些关系。比如某些平台在消费者购物后,会用部分收益捐助公益项目。消费者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很铺张浪费,但通过这种形式似乎又做了一些好事,减轻罪恶感,就像购买“赎罪券”。郭庆斌从事与公益有关的咨询工作,你怎么看待这种包含公益元素的消费行为?
郭庆斌(现从事与公益有关的咨询工作):商业公司有很多这样的设计。一种是面向商家导向,用户感知不强。让商家做公益,商家捐出小部分收入,比如淘宝的“公益宝贝”和京东的“爱心东东”等,用户不会从这种行为中得到所谓的“消费后补偿心态”。
另一种偏重用户心态,即购买“赎罪券”心理。比如虽然一些用户知道点外卖不环保,但无法完全抗拒外卖的便利,于是通过不需要一次性餐具的方式降低自己对破坏环境的负罪感。
▲据统计,如果仅从消费端产生的数量来看,全国每天丢弃的外卖一次性餐具至少有万个,由于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渠道不畅通,它们中的大部分最终作为垃圾,不得不以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置。视觉中国
谈及“赎罪券”问题,前提是意识到自己在过度消费,但又不愿意放弃消费带给自己的快乐,要通过什么方式让自己的心情稍微好点。我自己在反思,我是不是个过度消费的人?想了想还好,因为每个人的物欲标准不同,我就是在我的标准下正常消费。在生产过剩、资源浪费、环境保护层面,我会觉得自己日常生活已经压力非常大了,不想管那么外在的问题了,就要铺张消费让自己高兴一点,这就是我的心态。
▌消费者已成为数字化的人
南都观察:再问下在大数据公司做用户分析的李新亚,请你具体介绍一下做用户分析的流程。这种通过大数据分析给出的方案,与简单的用户心理分析有什么区别和优势?
李新亚(曾在大数据公司从事用户分析):大数据的用户行为分析,本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数据驱动,这个概念是目前提的比较多的,由数据推动整个业务往前走。
电商是非常典型的一种业态,只要知道用户的打开时间以及在商品页面的停留时长、收藏状况等多种行为数据,通过一些分析模型或算法去推断他感兴趣的商品类别,然后定时去推送相关商品信息,这能够显著提高商品的成交率。
现在数据的采集能进入到颗粒度非常细的层面,只要你在APP内部浏览商品,它就会收集你的全方位信息,包含浏览的商品分类、快递地址、你从哪个广告渠道过来的及你之前的交易状况,这些数据都会在用户行为分析里面得到展现。
在那个系统中,你是数字化的人。用户行为分析把APP、小程序及WEP端当成统一的数字触点,你在数字触点上的活动是一串数据。比如你在天猫上看到的个性化推荐,这是一系列算法模型滚动的结果,肯定跟你之前浏览商品有非常大的关系。
在“双11”之前,购物网站可能会回滚你过去一年的浏览状况,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为了提醒你准备购买什么,二是为了提醒你曾经喜欢过什么,从而促成购买动作。现在来说,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推荐可以达到千人千面,每个人的消费面目都会以消费数据给他产生的商品推荐的方式呈现。
我们目前用户分析系统是和智能运营系统相连的,购物APP会在应用内直接给你推送消息进行触达,像亚马逊、苹果等公司还可能会推送智能邮件,那里面可能有一个渠道追踪链接。
南都观察:“千人千面”会细分到什么程度?
李新亚:说到这里可能要谈一些技术向的东西,我们目前做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里,数据库里的数据模型只有两张表,一张是user(用户),另外一张是event(事件),这两张表组合成用户在APP注册时填写的信息,包括你的性别、注册时间、使用渠道、所属区域等静态的标签和浏览商品、搜索、支付行为等动态数据。这下面还有一层数据纬度,比如使用的手机型号、打开的浏览器、获取的优惠券、来源渠道等,这是分析维度可以下钻的重要一环。这对负责产品运营的人员很有意义——通过行为的精细化分析,可以最大程度的推断用户想要什么商品,他的价格承受区间,他的购买频度,这一系列的数据维度像一根根数字锁链,把用户内心真正的消费欲望固定住,你比他自己还了解自己,那“千人千面”也就没有太多难度了。
另外一点,数据分析系统的定位是“人类提供idea,机器负责验证”,数据分析是验证你想法的一个过程。比如说你的用户数下滑了,你肯定假设在某个部分流失比较严重,这就是个假设,你需要从数据库找数据,把数据可视化,再去分析,从中找到支撑你假设的数据结果,如果确实找到了这样的结果,就需要根据建议做出修正,如果没有那就换个假设接着找,总会有一个核心的原因导致现在的结果。
我个人的看法是,目前数据分析能够做到的是去促进一些策略的迭代,但没办法提供直观的建议,只能指出大概方向,还是需要人去抽象出的方向。如果方向错了那就是错了,再找其他有希望的方向去尝试,但无法给出具体和确定的解决方案,可能有数据分析经验的老手会好一些,他有很多场景的亲历经验,会有一些判断,至少现在是这样。
南都观察:也像一个诊断仪器,你们提供的建议、验证都是销售导向,去验证在销售过程中哪些出了差错,再去纠正回来,或者去提升。
各种科技会帮助生产商或销售方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很早之前就有“眼球追踪”这些系统,现在有一些让你觉得惊讶的研究工具或方法吗?
李新亚:过去一段时间大家谈新零售比较多,因为确实新了一些,因为新技术的加入。现在线下新零售的摄像头非常多,可以做面部识别,我在京东总部看到一个展示,10几平米的地方大概有几十个摄像头。在线上每个人有用户ID,但在线下,你的脸就是ID。摄像头会识别你的脸,跟踪你的线下行为,并跟线上行为打通。
▲沃尔玛于今年推出了智能零售实验室,这是一家由人工智能驱动的零售店,它通过使用摄像头、传感器和机器学习来帮助商店运营。cnBeta
在线下,货架有那种数据格的感觉。你在哪个货架上停留了,拿下了那个货架的商品,都会被仪器追踪,就像在线上做数据采集一样。线下的数据采集方式依靠智能硬件和物联网,可以抽象为线上的数字化活动。
把线上行为跟线下物理世界的所有活动融合,做消费决策才会更全面。线下数据很庞大,也很具像和直观。我认为线下的角色权重比较高,数据反而是在给对方推送什么东西,像做展览一样,然后可以在线上购买。
郭庆斌:对面部采集是合法的吗?
李新亚:目前会涉及到一些法律,但在实操层面相对灰色。当用户行为数据是一种稀有资源,而且法规不完善的时候,很多企业会抓紧采集用户数据。我内心里感觉数字大潮无法抗拒,我也就不在乎了,火车刚出来的时候有人还去砸火车,但现在咱们已经坐上高铁了。有句话是“任何可被追踪之物,最后一定会被追踪”。我做这行有一段时间了,虽然觉得悲观,但无法抗拒数据时代的到来。
▌电商平台内部如何备战购物节?
南都观察:萌萌在互联网电商平台做HR,想请你分享一下HR部门在备战购物节的时候都会做哪些?你们怎么协调其他部门去服务消费者?
萌 萌(某电商平台HR):HR部门大部分人会去支持业务部门的“备战”,尤其HRBP这种角色相当于业务伙伴,会主要支持业务部门“备战”。比如“双11”的时候,开战前夜公司整体是全员备战的状态。那些入驻电商的大品牌都会直接参与备战。
做研发和做业务的员工要等十二点上线,所以这之前会有些动员活动。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十二点上线那一刻。等零点一过,要确保线上所有东西没有问题。做业务这群人还会实时比价,实时监控不同的电商平台,保持价格优势。
双十一大战里HR起到的更多是一种文化上的角色,要打造氛围,提升士气,在电商平台做HR,会跟业务部门接触比较多,发现购物节前一天晚上真的需要热血沸腾的东西,要打鼓誓师。在公司内部,那种动员大家打胜仗的意愿非常强。
柳星宇(酷儿工友服务社成员):在购物节前,你们HR会处理加班、调班的事情吗?
萌 萌:每个公司调班、加班的机制不同。我司是调休制,如果促销节赶上了法定节假日,是需要提前要做一些预警方案的,如何让员工的感受更好。其实做业务的人,不需要通知他们这一天强制来上班,他们自己的激情会很高。
▲对电商工作人员而言,“双11”是一场持久的战争,有商家说:“(双11)就像金庸小说一样,武林和大侠一直都在,江湖又怎么可能消停?”腾讯
南都观察:你在电商行业里的同事和你从事其他行业的朋友,对购物节有什么明显不同的态度吗?
萌 萌:我自己在电商公司,会觉得一年到头都有促销,没必要在“双11”买。线上比线下便宜,这是基本上的共识。我可能会有更多方的渠道告诉我促销这件事,不太需要自己主动去搜罗。
▌消费主义在改变我们作为人的存在
南都观察:前面三位都分享了各自的工作流程。请星宇分享一下你对资本社会和消费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柳星宇:消费主义的概念是与新自由主义连在一起的。消费文化、消费主义不是在资本主义之后才有的东西,它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的“消费者运动”,当“消费者”成为一个名词之后,才开始有了这种文化现象。
纽约时报记者克莱恩在《NoLogo》一书中分析了消费主义是怎么产生的。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社会生产过剩,呈现出二战之前美国大萧条的类似场景。二战相当于拉平了全球的距离,在此基础上,跨国公司不再是消费品的生产商,而是把生产外包给第三世界国家。对跨国公司来说,logo就是他们的产品,而且是最赚钱的产品。
消费主义对我来说有几个比较明确的问题。首先是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再被视作一个完整的人。比如在数据公司或电商平台看来,我们就是一堆数据,我们是买了这个数据的消费者,我们也是提供数据的生产者,但不是一个“人”,这些数据没有办法描绘出我们这个人的整体形态。
但在社会的运作过程中,我们那些不可被数据化的东西其实已经被忽视掉了。电商平台不会在意我们今天为什么要买某种商品,这些东西才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的需求、情感、投入,可能比数据更重要。
另外是商品化的过程,当今好像所有事情都被商品化了,甚至像反消费主义、“断舍离”这些概念也被商品化了。比如我们提到“断舍离”,总会想到无印良品。这本质上是消费主义把一切东西都商品化了。它带来一个问题,我们的社会关系被破坏、被重组了。
过去在线下购买商品,顾客与老板之间是有情感联结的,现在很多东西在线上购买,重塑了市场关系,那种联结是不存在的。经济人类学认为我们以前的市场和现在的市场不是一个东西,现在的市场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过程,重视生产与消费的促动循环。人和经济生活是非常相关的,我一直对消费主义有那么多批判,根本在于我认为消费主义其实在改变我们作为人的存在。
黄应贵老师在《金融经济、主体性与新秩序的产生》中指出消费主义、新自由主义重塑了我们作为人的认同。很早以前我们可能认为人是平等的,人的存在有除了生产、消费之外的其它意义。现在我们的工作、消费好像都变成自我认同的一部分。比如说电商员工在购物节要主动留下来加班,这些东西变成他们的自我认同。
这种认同好像不是我们作为一个人应该存在的,其后果是大家都似乎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其实大家都不是很快乐。我们的自我认同破裂成两块,一块非常压抑,要工作、要“”、还要生气。另一块主题是宣泄,在消费中得到快乐。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在给少数几个掌握算法、掌握数据或掌握市场通路的人创造价值。这个价值本来应该由我们共享,我们好像自由快乐,但其实我们的快乐和自由都只是在给别人创造收益而已。这些是社会应该反思的东西。
李新亚:数据分析并不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