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项目源于年,国际著名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UlrichObrist)与艺术家贝特朗拉维埃(BertrandLavier)、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Boltanski,-)在巴黎的Cafe?Select喝咖啡,讨论如何打造一个更开放、包容性更强的展览模式。于是,引申出了围绕自己动手实践或按照艺术家设计的方案进行创作的展览。这些展览如乐谱一样能够多次重复呈现,公众能以不同形式进行诠释。
由中信出版大方出品,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和资深艺术媒体人曹丹联合编撰的《做——中国》(中英双语)于年11月的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期间正式发布。11月13日下午,两位编者与PAY2PLAY工作室设计师孙晓曦、主持人赖非(《LEAP艺术界》杂志编辑总监)共同探讨为什么“做”。年中国版《做》为何被视为一种“重启”?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在全球化大背景之下,随着时代的变化,艺术发展又产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何我们需要可持续性艺术?后疫情时代,当地性和本土化在当代艺术中的重要性在哪里?以及《做——中国》为何会选择位当代华裔艺术家?在设计装帧中,设计师怎样以一本书籍的设计体现中国当代艺术对于自身的一种思考?
以下为对谈实录,部分内容经过编辑加工。
文
[瑞士]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曹丹孙晓曦赖非
重启《做》
注重艺术的当地性和本土化
希望未来30年后仍被实践
赖非:
欢迎大家来到《做——中国》新书发布对谈,我是主持人赖非,《LEAP艺术界》杂志编辑总监。
今天很荣幸地请到了这本书的编者、资深艺术媒体人曹丹老师,以及在伦敦和我们连线的伦敦蛇形画廊的艺术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先生(以下简称小汉斯)和这本书的设计师孙晓曦先生,我们一起谈一谈这本如雕塑般的书的缘起、内容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先有请小汉斯先生。
小汉斯:
非常感谢各位。其实这本书是在过去30年当中我们出版的最厚的、最大的、内容最丰富的一本《做》。
《做》这个项目起源于年,当时是我和艺术家贝特朗拉维埃、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共同发起的项目,很遗憾的是克里斯蒂安在今年7月份去世了,所以我也希望以这本书致敬我的老朋友。
我们当时发起这个项目是希望能创造一个具有包容性、多样性,强调社群和创意的项目,尤其在世界瞬息万变的现代,我们希望能够有一个聚集众多艺术家共同努力的项目问世。
从年起,因为新冠疫情,很多人必须遵守社交隔离或者是隔离在家,我们发现有一些人开始重温最初的doit项目,重新在家里实践《做》项目当中来自艺术家的一些方案和指南,考虑到这个背景我们就决定重启这个项目。
其实《做》这个项目,它既涉及私域也涉及公域,既可以在家里由个体完成实践,比如说我最早的一个策展项目,其实是从我自己家的厨房开始的,我当时邀请了很多艺术家把他们的展品放到我的厨房,然后就利用我自己的厨房作为一个展示的空间。而其成品又可以放在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空间里进行展览,所以它是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实践成为现实的项目。而在未来的30年后,或许有感兴趣的朋友,愿意重温和重新实践这个项目当中的一些理念。
所以这个项目背后的理念就是创造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的、永远没有节点的可实践项目,这一点在当今的文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很多活动是一次性的。
我记得有一位哲学家RomanKrznaric曾在TheGoodAncestor中讨论人们应该如何成为一个好的祖先,他希望我们能够以一种长期视角来思考问题,因为人的一生相对于整个宇宙来说是非常短暂的,但是我们应该要为我们的后代考虑,所以我们要有可持续性思考,即便是出于环保的理念。
第二点我想说的是,这个项目把不同代际的艺术家聚集了起来,因为它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