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摄影节现场。见习记者季成图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遇见未来·上海维度——上海国际摄影节暨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于年9月25日在杨浦滨江毛麻仓库开幕,展期至10月7日。本次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共有54位艺术家创作的52件,共计幅作品入展,并多为最新创作或二次创新的作品。与此同时,摄影节的特别展“第五届上海青年艺术摄影展”也展出了20位上海青年艺术家的共计件作品。因百年建筑毛麻仓库具十分有特色的板柱结构,非常适合做一个大体量的国际当代影像展,展览的三个板块“新时代影像——社会与生活”,“新形态摄影——时尚与当代”,“新媒体影像——跨界与融合”与特别展分别布置于其不同四层展厅中。
与策展人之一敖国兴的采访中,他提到此次展览主题聚焦在“摄影之后的摄影”,或者是说“摄影还可能是什么”?因此本次影展是一次“在地性”与“跨媒介性”的新尝试,是一次视觉“剧场式”的展览,让观展过程仿佛在看电影一般。策展人们与艺术家们充分利用空间作为展品的一部分,重塑作品与空间的关系,促进观众探讨摄影跨界与其美学延展而诞生新的影像价值和意义。
艺术家王佳作品《家-叙述》展览现场。见习记者季成图
艺术家胡介鸣作品《七彩系列》展览现场。澎湃新闻记者许海峰图展厅一楼为摄影学教授林路策展的“社会与生活”的展览单元,将这部分放在最开始是因为本板块作品多为朴实、接地气的视觉表达,更接近民众认知中的摄影,可以更好的引出主题。林路教授在前言中谈到“这些离我们日常生活最近的影像呈现,绝非简单地为一个时代献上颂歌,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提问,让我们重新感受社会与生活中更为真实的东西,在心灵的深处留下一些深深浅浅的‘痕迹’,从而得以充满新的勇气,走入明天的社会与生活的浪潮中,迎接一个更新的时代。”一楼展区除秋山亮二、黄功吾、穆罕默德·拉基布勒·哈桑等部分摄影师作品以较为传统的布展方式呈现外,摄影师马良的“移动照相馆”作品就展现了浸入式的视觉效果。年,马良将老式照相馆的器材和装备设置在一辆四吨卡车上,使其变成一个可以流动的照相馆,10个月时间穿行全国35个城市,免费为个陌生人量身定制拍摄。这种呈现方式打开了观者的视野,让其产生对于新作品形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