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三中心背后的匠心建造

“独特‘双月牙’造型展现出建筑特有的漂浮感,轻盈、动感的屋顶设计宛如延绵起伏的沙丘……设计造型呼应西安城市肌理,展厅外立面天然石材拼叠的结构像最古老的砖墙,古朴绝俗隐喻西安城墙的形式语言……形似‘石榴花’,绽放在灞河之滨……”近日,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西安“三中心”成功举办,到访者穷尽语言去赞美一个古老文化与现代创新交织辉映的建筑群——由西安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和西安丝路国际展览中心组成的西安“三中心”。

作为又一个由中建安装参建的提升西安发展能级的标志性工程,在年9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期间,该项目曾作为主要场馆向世界展示着古都魅力,而在其魅力背后,更多包含着项目团队日复一日的匠心建造。

秀外慧中定制绿色舒适“会客厅”

长安,素有“八水萦绕”,在其东郊,方正典雅、大气磅礴的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引人注目。作为“一带一路”重点工程和“丝绸之路”高峰论坛永久会址,它也是西北地区功能最齐备、面积最大的综合性会议中心。不仅颜值颇高,内里更是“乾坤满满”。

近日,西安最高气温可达40℃,酷热难耐,但当踏入平方米的会议中心,便瞬间被切换到“清凉”模式。在这座可满足万人规模大型会议、活动的场馆,为确保所有人在场馆的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高品质体感,项目团队针对场馆结构特点,在场馆内大空间区域应用气流组织模拟技术,通过软件模拟室内空气流场情况,合理布置场馆送风口和回风口,均匀地消除室内余热和余湿,保障精确控制室内每一个点的风速、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同时,楼宇自控系统实时监测场馆环境,智能分析调节设备运行功率,优选最佳运行方案,避免能耗浪费,实现后期运维绿色节能。

此外,项目团队还提出“机房成套装配化施工方案”,通过场外加工预制,将管线、设备像“搭积木”一样提前加工集成,再统一运输至现场吊装就位,实现场外组装+整体装配“双管齐下”,将原本传统现场加工安装45天的施工时间压缩至15天,实现了“绿色建造”“匠心建造”与“中建速度”的三同步。

标杆品质打造大国风采“展示窗”

西安丝路国际展览中心位于丝路国际会议中心西北侧,在这座大型的展览中心施工前,项目团队先建造了1:1样板,明确各专业构建数量、实施位置及完成时间,确保每道工序严格按照流程进行。

在制冷机房施工过程中,项目还创新使用“一模到底”的数字化施工方式,通过BIM+装配化建造方式,研发应用插件,将BIM技术与3D扫描技术相结合,快速精确测量现场土建结构情况,实现“一键”布置管线。在现场施工完成后,还反复对机电管线标高、位置进行快速复核、验证,确保机电安装精度。

同时,为高效完成狭小空间机房内的管道安装任务,项目团队运用BIM技术提前进行管线综合深化设计,并自主研发管道装配升降平台,不仅操控性更好,小巧便捷且稳定性更高,单次起升负载翻了3倍多,而且平台升起后还可以做水平位移调整,实现平稳“牵手”。

科技先行乐享新潮运动打卡地

西安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体育中心,它是第十四届全运会开闭幕式场馆、主会场,包含体育场、游泳馆和篮球馆,承担了田径、体操、游泳、跳水等重要比赛任务,向市民开放后,逐渐成了运动爱好者的“新潮运动打卡地”。

而在奥体中心的“心脏”部位,是用7组承压燃气锅炉,通过供水和回水循环,源源不断为“一场两馆”供应热能,保障场馆冬季室内供热及游泳馆水温要求的能源中心。

据介绍,能源中心建筑面积仅平方米,但动力管道数量较多且排布复杂,锅炉的安装和动力管道安装均属特种设备和压力管道,对焊口探伤和试压冲洗标准要求高。为保质保量完成项目施工要求,该项目团队设置管道焊口标识表,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安全、技术交底,保证锅炉系统调试与试运行顺利进行。锅炉全部启动后,每天总发热量高达31兆瓦,在冬季可满足50万平方米供热需要,保持游泳馆、跳水馆室温30℃、水温29℃。

“西安‘三中心’让千年古都崛起新地标,中建安装通过践行匠心建造和绿色建造,不断刷新建筑的颜值与内涵,我们将始终以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践行央企责任,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力量。”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毛浓曦通讯员祝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