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0月27日报道:来自上海、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位摄影家、幅优秀作品汇聚黄浦江畔,展现摄影家眼里的上海、中国以及世界。上海国际摄影节暨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将于明天(10月28日)在上海杨浦滨江毛麻仓库重开幕,免费向公众开放。记者今天提前探展,为大家“剧透”一下展览亮点。
展览以“摄影,让上海会见多彩世界”为主题,共分“初心·经典流传”、“绽放·美丽家园”、“会见·多彩世界”、“青年·影像未来”四大板块,分布在毛麻仓库四个楼层。在这里,观众将能看到纪实摄影、艺术摄影、观念摄影、跨媒体影像及装置等多样的摄影艺术形式。
陈传霖拍摄于年的《浦江风云》
“在‘初心·经典流传’板块,展厅里最早的作品是陈传霖拍摄于年的《浦江风云》,一直到郑宪章拍摄于年至年的《瞰上海》,通过不同年代摄影家的代表作,勾勒出上海摄影的发展脉络。”上海摄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忻雅华说。
忻雅华告诉记者,本次展览创下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举办至今诸多历史之最。除了展览展出作品创作时间跨度、参展艺术家年龄跨度近百年,特邀11位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及10位海外摄影名家作品,她还透露,“‘会见·多彩世界’板块是面向世界进行公开征集,今年征集数量创历史新高,达到幅,最后精选出幅展出,可以说是百里挑一。”
郎静山《松荫高士》,作品中的人物是国画大师张大千
郭博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上海光影》
常河《过敏症》
走进一楼展厅,“初心·经典流传”板块汇集了从民国美术摄影时期到21世纪初极具代表性的摄影作品,26位摄影名家、四代摄影人齐聚一堂。蜚声海内外的画意摄影大师郎静山受北宋山水画影响,8幅作品呈现将光影、层次和中国画气韵生动之精神完美融合的“集锦摄影”之魅力;“前卫”的城市摄影实践者金石声的《上海历史影像》,用镜头生动记录下了至年代珍贵的上海城市记忆和百姓生活变迁;20幅中国最早的影像人类学摄影家庄学本的《西行影记》,印刻出那个年代中国少数民族亲切可贵的精神面貌……从年出生的郎静山到年出生的常河,一代代上海摄影人用对艺术不懈的追求与创作让中国、让世界看到一个复合多元、气象万千、人民大众的上海摄影,记录了中国社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是上海市摄影家协会成立六十周年,一楼展厅开辟了“上海摄影60年书籍展示专区”,陈列通过征集收录的上海市摄影家协会成立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摄影理论、评论及画册等书籍。
位于二楼的“绽放·美丽家园”板块,汇聚了11位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及10位海外摄影名家的作品。
徜徉展厅,既能看到朱宪民致力于表现新中国黄河流域人文风貌与百姓生活的《新中国历史影像》和解海龙最为著名的作品《我要上学》系列,还有法国摄影师尼古拉斯·亨利拍摄于年至年的5年间环游世界时的作品《我们祖父母的游戏室》、日本摄影大师木村伊兵卫曾在年至年期间五次来到中国而集结的作品《中国之旅》等。中外摄影名家以自我和他者的双重视角对照、互映出不同摄影家眼中的上海、中国和世界。
解海龙《我要上学》系列
作为国际摄影节的经典“节目单”,三楼的“会见·多彩世界”板块通过面向世界公开征集的方式,从世界各地摄影师的幅投稿作品中精选出幅。在这一板块,民俗、风光类照片较多,既有对地球家园的深深眷恋,更是人类走向未来的美好向往。
年轻一代摄影人的作品预示着摄影未来的走向,青年也将创作属于自己的经典。四楼的“青年·影像未来——第六届上海青年摄影艺术展”,16位第二届上海青年摄影人才高级研修班学员携手10位全国优秀青年摄影师以独有的活力和创造力,呈现出摄影艺术在传承、探索与创新中更多的可能性及进取精神。他们中既有用影像积极记录城市发展的变迁过程和探索城市家园的建设蓝图,也有用抒情的笔墨描述个体成长中的美好记忆和心路历程;既有用当代摄影语言来促进公众的环保意识及都市文明,亦有多维度的表达自然与城市之间的和谐关系。
“摄影是记录时代的艺术样式,从一楼的经典历史影像出发,到二楼、三楼摄影家眼中的上海、中国、世界,一直走向摄影的未来,本次展览是一个立体的、综合的展览。”忻雅华说。
上海国际摄影节暨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将于10月28日至11月13日免费向公众开放。展览期间还将举行摄影高峰论坛、摄影讲座、分享会、摄影市集等活动,搭建摄影人和广大百姓艺术分享、交流平台。活动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上海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中共杨浦区委宣传部、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杨浦区文联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