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记者詹皓
海派,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上的词汇,但海派到底是什么派,它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要回答起来恐怕并不容易。现在机会来了,年11月8日起,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全新策划推出“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的首个展览“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
展览现场
“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由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和上海中国画院联合策划主办,余件展品汇聚了上海博物馆、朵云轩、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上海中国画院、刘海粟美术馆以及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的珍贵馆藏,其中部分作品更是多年来首次公开亮相。
“海派天团”群像
“历史的星空”展一次集齐近现代美术史上赫赫有名的“海派四杰”(虚谷、任伯年、吴昌硕、蒲华),“四任”(任熊、任薰、任伯年、任预),“沪上三熊”(任熊、朱熊、张熊)以及徐悲鸿、刘海粟、潘天寿、吴湖帆、林风眠等名家名作,其阵容堪称近现代海派美术史上的“豪华天团”。
任薰《江湖流民图册之好武艺》(上海中国画院藏)
赵之谦《玉堂富贵》(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藏)
虚谷《白猫》(上海中国画院藏)
该展览的推出,也标志着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全力推动“大美术馆计划”,整合配置全市美术优势资源,朝着打造有号召力、有影响力的海派美术新殿堂迈出了扎实而坚定的一步。
展览通过“错综杂糅的海派源流”、“海纳百川的画家队伍”、“多维探索的艺术实践”、“和而不同的社团组织”、“繁盛多元的艺术市场”和“历久不衰的后续影响”六大版块,作品与文献资料双线交织的展陈形式,从不同侧面展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绵延不绝的城市文脉。
徐悲鸿《白马西风图》(上海中国画院藏)
高奇峰《松月夜鹰图》(上海博物馆藏)
张大千《庐山高图》(上海博物馆藏)
张善孖《千春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整个展览筹备历时一年有余,分析了年前将近人的海派画家队伍情况,撰写了10多万字的研究论文,首次全景式深度梳理海派美术研究脉络,力争为“海派”之问贡献出一份最佳答卷。
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馆长陈翔表示,海派绘画既是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也是现代都市文明的构建者。而在当下,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系,希望借助“何谓海派”系列艺术大展的开启,我们能够实现上海美术馆“城-人-知-美”的理想,让上海这座人民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品味知性的美,参与美的创造,成人之美,美美与共。
潘天寿《烟雨两部图》(上海博物馆藏)
江寒汀《百禽图卷》(上海博物馆藏)
谢之光《京兆画眉》(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藏)
“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
历史的星空——
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
展览时间:年11月8日起
展览地点:41米层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