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锦观新闻」
筹建36年、启建3年多的沈阳博物馆于日前正式开馆。辽代纯金面具、辽白釉黑彩动物纹梅瓶、辽白釉褐彩花卉纹梅瓶、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明嘉靖款青花云龙祥凤云鹤纹盖罐、明宣德炉……
鉴证11万年以来的人类活动史、年人类文化史、年以来的沈阳建城史。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沈阳从未有过通史展。沈阳博物馆《沈阳历史陈列》展,填补了这一历史空白。从1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年沈阳解放,该展览首次全面系统梳理了这座城市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进程,使沈阳过去碎片化的叙事连缀成一部完整的地方通史,全域、全时段、全方位解读沈阳历史全貌。
长达三年的调研、立论、章节、撰写、研讨、磨合、增减以及文物筛选配置、版文、配图、场景、铭牌等,几乎每一步都再三校正。其中,仅为制定“沈阳历史建置沿革表”,就四次增益,多位历史、考古学界的泰山北斗把关,诸多参与者齐心协力,打磨沈阳通史,使之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辽代纯金面具
沈阳博物馆的绝大多数文物,来自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70余年来的发掘成果。丰富的出土文物,凝结着重要的历史时刻,记录了城市一路走来的足迹,有许多精品为首次展出。
开馆之际,沈阳博物馆和新乐遗址博物馆联合展出国家一级文物、中国最早的木雕——炭化木雕艺术品,俗称“太阳鸟”。该文物以往很少公开展出,此次仅展出一周。自年考古发掘出土,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未展出过的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精品文物,首次集体登台,向世人展现东北系青铜短剑文化的风采;叶茂台辽墓群为辽代契丹贵族萧氏家族墓葬,诸多文物世所罕见,如品级极高的白玉带饰、精美的辽鸡冠壶等,都说明辽代民族交流融合发展;曹雪芹祖辈曹辅墓志首次展出,可以作为曹雪芹籍贯大讨论有力的考古学证据,堪称举世罕见……
按照珍稀程度,沈阳博物馆拟定的“镇馆三宝”为:辽代纯金面具、白釉黑彩梅瓶与白釉褐彩梅瓶。许多文物的故事不为人知,有待于广大观众莅临场馆亲身领略。
白釉黑彩梅瓶
据悉,沈阳博物馆由辽宁省博物馆旧馆修缮改造而成,多位重量级文史专家通过近百次论证会,精心谋划每一个展陈细节。沈阳博物馆是一座异形建筑,俯瞰图宛如红山文化之中的玉猪龙。这种建筑结构造成展馆有效展陈面积不足平方米。为充分利用公共空间,打造令人印象深刻的观展体验,馆方下足功夫。
踏入博物馆,就相当于走进一座超大的“天地阳”数字序厅,开启了度沉浸式漫游博物馆之旅。一楼面积达平方米、高达22.5米的高大开敞公共空间里,采用层叠的深加工工艺形成高9米的冰屏、以传统日晷为设计灵感的“阳光历史时钟”等,是博物馆最大亮点。
博物馆还在实现“可看、可听、可触摸、可互动”上下足功夫。在展陈设计中,采用多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沉浸式体验文化装备技术,广泛应用无屏悬浮显示技术和空间定位技术、阿尔法显示技术、1:1真人比例全息显示技术和历史人物复活技术、五通道阿尔法显示和全息数智人技术等,实现全新的感官、交互体验,馆内数字化应用项目达到24项。
白釉褐彩梅瓶
沈阳博物馆目前文物仅有件(套),不是以文物数量见长的博物馆,但它致力于用独特的展陈设计吸引观众,将精品文物和现代科技结合得天衣无缝。依托先进科学技术,创新性地设立了多达38处独特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让历史照进现实。
沈阳博物馆的定位是“沈阳人民自己的博物馆”。建设期间,即推出“百万收藏计划”,力争在五到十年内,收藏一百万件沈阳市民日常生活藏品,发放一百万收藏证书,打造全球最大的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记录、展示和研究中心,让沈阳博物馆真正成为“人民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