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年4月23日到26日,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多场茶事与生活美学活动在北京茶博会亮相。
亨嘉香苑的中国传统香文化展台,布在农展馆3号馆一隅。在这个不到10平米的空间,代表着不同朝代的时尚香品系列,与各色香炉、香瓶、香盒、香牌、香囊、香插、香粉、香灰、香木串,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展台、展柜上。香炉紫烟,沉檀馨逸,参观者络绎不绝。刘宇和她的伙伴余文,在第十三届茶博会上“开设香坛”,传统中国的香文化故事,经由她们引经据典、现场展演,变得很有“味道”。
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需要“破圈”,焚香、品茶、插花、挂画,原本就是一家亲。这是刘宇参加茶博会传播香文化的缘由。与刘宇、余文同场展演传统文化的商家与文创团体,也不止一家。
今年茶博会有国内外余家知名茶叶、茶具商家参展。除此之外,主办方还引入汉服、国漫、红楼梦、宋代美学等多种富有时尚性的传统文化元素,重在体现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性、创新性、时尚性和互动性。
本届茶博会还专门设置了传统文化的互动体验区。香篆、古琴、投壶、射艺、乙未、活字印刷等传统文化展演,与猜茶迷、国风茶艺、行茶令等茶文化体验,让观众亲身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与生活美学的整体韵味。这些国潮新势力,正将传统生活美学产品与服务创新转化为新的时尚载体。
刘宇曾经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常驻,多年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分享体验活动,是年中国二十四节气走进联合国与纽约活动的策划人。为了在今年的茶博会上一展中华传统香文化风采,她跟老师与小伙伴们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从香品器具,到展示手法,梳妆衣着,她们都反复琢磨,一丝不苟,希望可以赢得爱香者的芳心。在她们的展台,除了展示香篆打拓、隔火熏香,还亲手制作了花艺,挂上反映古人用香场景的宋代名画,成为参观者驻足观赏与讨论的话题。
作为一位长期专注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人,刘宇觉得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绚烂多姿的文化形态,足以产生超越国界与文化的隔阂的力量,但在国际舞台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需要以专业知识与新兴科技为犁,深耕经典与优秀文化的沃土,需要以“创新性的载体与内容”让美的体验升级,通过挖掘与突出传统文化所蕴含摄心夺魄的美感体验,消弥分歧,增进亲和。
全球化智库(CCG)副秘书长、研究员张伟认为,国际文化交流工作重在“寓传于乐,寓传于创”,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需要“破圈”,创新领域就在不同技艺门类、甚至行业的结合部。在国际文化传播理念与实践上也需要可持续、系统性地进行“破壁”思考,推进产品、服务与商业模式的创新――
一是在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形式与内容创新上,应该结合国际流行趋势,对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转化,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群体、传播业态对差异性、趣味性的需求。要充分挖掘中国特有的人文自然资源优势,将中国的发展理念、制度优势、理念优势、发展成就,寓于中国文化多元包容的历史传统探奇、城市乡村绿色发展的生活场景与人物成长的故事讲述中。
二是在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技术创新上,要将资源更多地投入新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渠道的融通,提升中国文化议题设置、内容生成、传播延展、人才培养,新兴媒体技术创新与商业应用,制作更适合国际主流新媒体平台传播的产品,供给更适合在国际主流新媒体平台“再生产”与可持续传播的素材,培育中国文化产品国际化生产的利益共同体。
三是在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渠道创新上,推动中国人文自然遗产及相关新媒体内容资源与国际旅游、国际交流、国际传媒、国际时尚产业的可持续合作与融合发展;将国际游客、国际机构、国际品牌、时尚产品、影视与游戏产品视为不同形态的文化传播与交流载体,传播中国元素、中国概念、中国流行、中国故事,形成中国文化国际交流的新型生态圈。
四是在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布局中,应结合数字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文化产业国际数字生态圈,培育跨界跨境融通的文化产业利益生态圈,促进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