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68岁退休美术教师坚持画龙门石窟20

  端庄含蓄的菩萨,雄武有力的天王、力士,瓷板上的青花《帝后礼佛图》……近日,在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举办的“汲古铭心——龙门石窟研究院收藏艺术品特展”上,一幅幅精美的绘画艺术品令游客流连忘返、连连称赞。它们皆出自一位退休美术教师——宋新喜之手。

  展览现场

 坚持二十余载多种绘画形式展现龙门魅力

  宋新喜在创作水彩画

  今年68岁的宋新喜,从17岁在原洛阳市文工团担任舞台美工时开始接触美术,后来成为一名退休美术教师,他的画笔已经不停地挥舞了半个世纪有余。而画龙门石窟,他也已坚持了20余年。宋新喜说,年龙门石窟“申遗”成功成为他全身心创作龙门题材画作的契机,从此以后,他的美术生涯便与龙门石窟牢牢地绑在了一起。

  起初,宋新喜从自己最擅长的钢笔画入手,利用工作之余,几乎走遍了龙门石窟大大小小每一座洞窟,用线条刻画出石窟造像特有的质感。年,为更丰富地表现龙门石窟的艺术意境,55岁的宋新喜进京师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北京水彩艺术研究院院长高冬先生,系统地学习水彩画创作,从此他的主要创作方向转为水彩画。“可以说画龙门令我的美术生涯发生了转变,对我而言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升华。”宋新喜说,此次捐赠的52幅作品中,数量最多的就是水彩画。

  青花瓷板组画《帝后礼佛图》之一

  展览中,青花瓷板组画《帝后礼佛图》格外引人注目。宋新喜介绍,所谓瓷板画是指在瓷器素胚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平面陶瓷工艺品,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年,宋新喜在景德镇参观时,第一次接触到了这种创作形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年至年期间每逢暑假,宋新喜便到景德镇进行龙门石窟题材瓷板画创作。其以奉先寺大像龛为主题创作的《盛唐遗韵》瓷板画获得了“河南省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此次展出的《帝后礼佛图组画》获得了河南省第二届陶瓷艺术大展一等奖。

  组建团队创作更多龙门题材美术作品

  宋新喜与作品《第一场雪》

  高级工艺美术师、画家、艺术家……贴在宋新喜身上的标签有许多,可他说他还是最喜欢教师这个身份。从事中学美术教师的数十年职业生涯,让宋新喜可谓桃李满园,其中不少学生也成为美术教师。此次展览开展后,还有不少已经转行的学生纷纷联系宋新喜,表示愿意重拾画笔,与其一同进行美术创作。

  宋新喜说,现在他已组织起一个10余人的团队,专门以龙门石窟为主题作画。他还要求团队今后无论创作出多少作品,都要拿出其中的精品无偿捐赠给龙门石窟研究院。“龙门石窟是我们艺术创作的给养,我们也应该以自己的能力回报这份馈赠。”宋新喜说,希望团队中的年轻人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更加深入地了解龙门艺术、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希望将来观众能在他们的作品中,感受龙门石窟的文化魅力。

  为更多的年轻人讲好龙门故事

  宋新喜画作《奉先寺》

  一代人终老去,总有人正年轻。宋新喜说,在成为龙门石窟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后,他感到身上多了一份责任——要为更多的年轻人讲好龙门故事。他参与到洛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新的教材编写工作中,与老师们一起研究如何将河洛文化、龙门文化与高校美术教学相结合,充分挖掘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汇集宋新喜多年美术创作的画集《守望龙门》近期将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说,此次展览中宋新喜等艺术家的作品,饱含艺术家们对龙门石窟的热爱。种下一棵树,必将收获一片绿荫,该院必将悉心保藏和运用好这些艺术资源。也欢迎更多的艺术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8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