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素纱襌衣了解西汉时期的丝织品技术挖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http://m.39.net/pf/a_7150747.html

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数千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极尽精细繁缛,锦绣灿烂,充分展示了西汉时期人民的智慧。这其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该衣长1.28米,重量仅仅49克,织造技巧之高超,巧夺天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制作工艺最精美的丝织物之一。然而正是这样一件举世闻名的国宝,却差点毁在一个盗贼的手里。修复丝织技术如此高超的国宝南渡可想而知,那么历经磨难的素纱襌衣究竟与神秘的墓主人有何关系?为什么能够保存千年而不腐烂呢?

在湖南省博物馆,有一件精美的丝织品,名字叫素纱襌衣,因为这件衣服的面料没有上色,因此称素纱,而这件衣服只有一层,所以叫襌衣。整体长厘米,通袖长厘米,交领,右衽,直裾,典型的汉代款式。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件素纱襌衣丝缕极细,用料平方米,可是整体称重只有49克,而且它在领袖有夹层叠边,去掉夹层叠边,这面料只有20克。古代曾经有这样的诗句形容这个丝绸织品的轻薄“薄如蝉翼,轻若烟雾”,过去人们都以为这是文学夸张,可是当你面对素纱襌衣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此言不虚了。所以这的确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国宝,可是这件国宝且差一点毁在一个盗贼的手里,这就要从湖南省博物馆一起文物被盗案说起了。

年的10月23日,一大早八点多钟下了一整夜的雨终于停了。博物馆的讲解员八点多钟来上班,打开展览厅大门吓了一跳,整个展厅六个展柜内的玻璃全部砸碎了,而且展柜内的文物被盗劫一空,于是马上打电话报警。经过公安部门的勘察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说在年的10月22日的晚上6点到10月23日的早晨8带八点之间,一个盗贼潜入省博物馆的院内,在附近找了一个竹梯,沿着竹梯爬上了展览大厅的通风窗户,砸碎了通风窗户的玻璃,就钻进了展览大厅,将包括素纱襌衣在内的31件珍贵的文物盗劫一空。这个案件甚至引起了公安部的重视,派了两个有经验的侦查员,赶往长沙,协助破案。消息传到了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局长飞到长沙。这个时候,湖南省委,长沙市委派干部和干警,有长沙市市长牵头胜利专案组,进驻博物馆,坐镇指挥,限期破案。于此同时,公安部向全国的港口,车站,机场,海关等地发出紧急通知,严格控制被盗文物走私出境,如此兴师动众,就是因为这些文物太珍贵了,因为它是长沙马王堆西汉汉墓出土的文物。马王堆出土的文物究竟有多珍贵,就鲜为人知了。这就要从马王堆的发现和发掘说起了。

事情发生在年的年底,在长沙市郊外的马王堆附近当地驻军在施工,医院。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塌陷,一个工人拿着一个钢钎在塌陷的土里扎孔。当钢钎从这个孔洞里拔出的时候就冒出一股刺鼻的怪味,另外一个工人好奇,就点着一根火柴试试是什么气,结果火柴接近洞口,就“砰”的一声,冒出一股蓝色的火焰。省博物馆有一位专家叫侯良,他知道着一定是地下有古墓,经过专家的一番勘测,最后确定在马王堆地下有三座古墓的墓葬群。等元旦过后,省博物院成立了考古工作队,组织专家对马王堆的股墓葬群进行科学发掘。马王堆墓葬群长20米,宽17米,这在中南地区是少见的古墓葬群。马王堆一号墓规模很大,有四层深。只见这棺材完整如新,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包裹内棺的有三层棺椁,每一层都塞满了精美的陪葬品,每一层棺椁都绘着精美的图案。这一切就证实了这个古墓葬是西汉时期的。

在墓葬中出土了很多珍贵的文物,其中就出现了素纱襌衣。人们就推测,素纱襌衣是这位墓主人平常穿的衣服。经过对一些陪葬品的清理,发现一些器皿上出现了“軑侯”两个字。专家查阅资料,发现軑侯名叫利苍,是西汉时期皇帝任命的长沙国的丞相,后来因为平定叛乱有功,所以朝廷就封他为“軑侯”。马王堆一号墓的墓主人就是长沙王丞相軑侯利苍的妻子名叫辛追。马王堆二号墓的墓主人是軑侯利苍,三墓曾经被盗,文物被洗劫一空,专家们只能推测这个墓主人很可能是利苍和辛追的儿子叫做利稀。专家根据这三座墓葬出土的文物推断,这汉墓距今至少有年的历史了,也就是说这件素纱襌衣是年前的丝织品,也就是马王堆一号墓墓主人辛追平常穿的衣服。西汉时期,厚葬成风,据史料记载“列侯贵人,车服僭上,众庶仿效,羞不相及,嫁娶尤崇侈糜,送死过度。”所以汉文帝就下诏批评说“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正是在这种奢侈之风的影响之下,辛追夫人在去世之后所有的奢侈品都埋在了坟里。

文物被盗案一直不能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专案组的人压力也很大。正在他们不知如何是好,一时案件没有线索的时候,接到了一个电话,说长沙市烈士公园和博物馆的交界的墙根有一个包裹,打开包裹一看是湖南省博物馆部分的被盗文物。不久又接到电话,说长沙市邮政局在取包裹的窗口那儿扔着一个包裹没人领取,上面写着的收件人是湖南省博物馆,打开包裹一看,也是部分湖南省博物馆的被盗文物,其中就包括素纱襌衣。就这样湖南省博物馆大部分被盗文物被身份不明的人送了回来。虽然大部分的文物都被送回来了,可是专案组的人员并不能松口气,因为还有一部分文物没有回来,尤其是这个盗贼还逍遥法外。

有一天,一个侦查员在基层派出所了解情况,在韭菜园派出所遇到一个干警,公安干警就对这个侦查员说,前几天他抓了一个小偷,在长沙市友谊商店行窃,在这个小偷身上搜出了一个断了尖的三角刮刀。这个线索引起了侦查员的警觉,他回忆在湖南省博物馆盗窃案的现场发现过米粒大的三角刮刀的刀尖,于是就把这个刀尖调来和小偷身上搜出来的三角刮刀进行比对,结果完全吻合。公安干警把这个小偷押回他们家,结果搜出了最后一部分被盗的文物,面对犯罪事实,盗贼供认不讳。从此国宝的保护工作就上了一个台阶。

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发现。其中一号墓出土的保存完好的汉代軑侯利苍夫人辛追的尸体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那么为什么軑侯夫人辛追的墓中没有一件象征了权力的青铜礼器呢?素纱襌衣为何能在两千多年的风雨中保存完好呢?

軑侯利苍是长沙国的丞相,长沙国是西汉时期立的一个重要的王国,国王是世袭的,而丞相确实朝廷任命的,一来是帮助国王治理国家,二来代表朝廷监督国王,搜易在整个王国的政治结构中丞相是二号人物。由于利苍治理长沙有功,又平定了一次叛乱,所以朝廷就把他封为軑侯。这个侯爵可不一般,西汉时期的这个爵位除了诸侯王以下有二十个爵位,而軑侯是这二十个爵位中最高一级,所以地位非常重要。由于軑侯的位高权重,他的家属不但生活奢侈,而且骄狂,甚至专横跋扈。比如汉文帝曾经下诏“令列侯太夫人,夫人,诸侯王子,及吏二千石,无得擅征捕。”这就说明在发布这个禁令之前,这些人就如此做的,可见是何其骄狂,权力都可以和两千石的官吏相比了。西汉时期的郡守俸禄是两千石,相当于今天的省长了。

辛追就生活在汉文帝时期,丈夫利苍是列侯,她就是列侯夫人。丈夫死了之后,儿子继承爵位,那他就既是列侯夫人,也是列侯太夫人。如此高的地位,她究竟有没有擅自征捕百姓呢?没有史料证明,但通过她生活的奢侈程度,完全可以猜想出有这样的可能性。经过认真的清理和发掘,发现墓葬中有时令水果,比如杨梅,那就意味着这个墓埋葬的时候正值夏天,因为夏天天气炎热,尸体不容易保存,无论是入殓还是入葬,时间都很短。由于辛追夫人的尸体保存完后,通过解剖发现,辛追夫人死于心脏病,就说明她死的很突然。既死的很突然,又正值盛夏,所以她的入葬就没有专门制作的陪葬品,就只是一些生活起居的用品直接陪葬了。这种仓促性和直接性恰恰准确地反映了辛追夫人的生活现状以及当时贵族的生活水平和社会风气。

就说这些丝织品吧,种类繁多,它的样式有锦,绮,罗,绢,纱等等,花纹也很复杂,有云纹,花卉纹,鸟兽纹,吉祥纹,几何纹。所有的这些丝织品个个制作精美,大量的丝织品出土正是马王堆汉墓的最重要的价值。西汉马王堆丝织品的出土就证实西汉初年制丝工艺就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京城长安就可想而知了。虽然辛追夫人生活的年代在汉武帝开通西域之前,但是西汉时期,制丝工业的发达为汉武帝开通西域,通过这古老的商路将绚烂的丝绸传遍全世界各地奠定了基础。

为什么说在汉代墓葬中发现丝织品十分罕见呢?因为丝织品是东吴蛋白质,非常难保存,极易腐烂,以往在汉墓中出土丝织品,绝大部分都出土在西北高原的干旱地区。马王堆汉墓却位于中南地区的长沙,这一带阴湿多雨。这些丝织品却光亮如新,保存完好,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就要说说马王堆的防腐技术了,专家分析主要是两个手段,一是深埋,二是密封。马王堆深埋在二十米左右的地下,外边有木炭,木炭上有白胶泥,白胶泥上边有封土,所以马王堆棺椁内部基本上是密封状态,所以出土的时候尸体保存完好,肌肉还有弹性。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马王堆的丝织品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也就是说马王堆的这种防腐技术是马王堆出土大量丝织品的重要原因。

为了有效地保护这件素纱襌衣,还有保证它的展示效果,专家就建议复制素纱襌衣。国家文物局采纳了专家的建议,决定专门作为重要的科技立项项目,复制素纱襌衣。可是复制素纱襌衣可不是简单地复制一件文物,是复制整个丝绸加工系列,要从最头开始,从种桑,养蚕,缫丝开始。既然复制汉代的丝绸工业,那就要复制汉代的那种土壤情况,水分,肥料,都得尽可能的和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一致。在丝绸专家的指导之下,经过一系列严格鄂复杂的制作工序,终于,一件素纱襌衣复制成功。从外表上看,和两千多年前的那件基本一样,可是上秤一称,是49.5克,多了0.5克。这0.5克的障碍就难以跨越。所以说西汉时期制丝工业所达到的这个高度即使掌握现代化技术的今天也难以超越和企及。

关于素纱襌衣的故事,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交流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3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