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美术馆
直向建筑
美术馆位于新建社区南端边界,与城市紧邻,美术馆就像一块坚硬的砖,在这个特定的空间和时间的坐标点上,沉默并注视着周边喧嚣和变化着的城市。
公望美术馆
公望美术馆建在黄公望的故居富春江畔,与背后的富春山融为一体,仿佛重现了《富春山居图》的美景。美术馆与咫尺之遥的富春山水互相辉映,以“三远法”造境,以山水立馆,再造了一片山水。
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始建于年,是中国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展厅面积平方米,其主体大楼为仿古阁楼式,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四周廊榭围绕,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近现代艺术家作品为重点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
中国美术馆外景宁波美术馆
宁波美术馆是由宁波港废弃的航运楼改造成的,位于“老虎滩”的江边,周围有许多殖民地风格与民居风格混杂的房子。为了保护城市建筑模式的延续性,设计者提出像古建筑一样对这座建筑落架重建,它的内部空间结构被一柱不动地原样保持,因为这些空间印象已经印刻在几代宁波人的记忆之中。
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
美术馆由美国建筑师斯蒂文·霍尔设计完成,他也是当今最贵的建筑师之一,擅长用光来“造”房子。美术馆委托方对霍尔的设计不设限,让他自由发挥。整栋建筑近平方米,从地下到地上共三层。
树美术馆
树美术馆被誉为“天堂美术馆”,现在甚至已经成为北京宋庄地标式的建筑,由年轻的建筑师戴璞先生设计,通过真实的材料和纯净的空间,将自然光,绿植和水体完美融合在一起。庭院内没有一丝余波,平静的水面会帮你过滤掉外界繁杂的心绪,静下心享受这里的展览。
上海艺仓美术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号
艺仓美术馆原先是一个老旧煤仓,建筑设计采用了悬吊结构,利用已经被拆除屋顶后留下的顶层框架柱,支撑一组巨型桁架,然后利用这个桁架层层下挂。略微错动的横向层板既作为空间也作为景观,仿佛暗示了黄浦江的流动性特征。
懒坝美术馆
懒坝美术馆是C+Architects建筑设计事务所为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设计的主展示场馆。作为整个展览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建筑,其本身即是一件大地艺术作品。在远离都市文明的山中,建筑师利用自然中的经验,通过对大地景观稍加施工,使人重新注意自然并回归到自然中去。
鸿坤美术馆
美术馆选择了“拱”这一母题进行艺术馆空间的重塑,经典的拱门像是生活与艺术间一道门,穿过它便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观者视线在跟随线条移动,移动的轨迹的韵律性越强,审美的愉悦性也越强。所以这种连续性空间对于一个艺术展览空间的入口,显得格外重要。
康德美术馆
馆分两层,一层陈设有欧洲18,19世纪古典绘画多幅,二层陈设中国现当代油画名家作品。一层大厅中央是一尊古佛像雕塑,这种陈设使得,气场瞬息万变,仿佛置身国外,纽约大都会。一幅幅画作映入眼帘:
红砖美术馆
红砖美术馆于年正式对外开放,位于北京市东北部何各庄一号地国际艺术区。大面积的红砖建筑和有趣的空间结构设计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拍照,园内还结合了中国风的园林建筑。红砖美术馆主要展示的是当代艺术作品,也会不定期举办一些讲座、研讨会。更适合对艺术学术知识感兴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