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展正在进行时!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有其不同于18、19世纪艺术的内涵和形式,它们更奔放,大胆,并独树一帜。现下,诸多当代艺术展正在全球各大博物馆展出,能满足艺术爱好者不同的胃口。精彩好展,不容错过!
●美国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
多萝西·扬诺个展
●荷兰福尔林登博物馆:
安东尼·葛姆雷个展“基础”
●让·米歇尔·奥托尼尔:
彩色玻璃之梦
●日本国立新美术馆:
李禹焕个展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吴冠中“与大师同游”个展
●西班牙豪瑟沃斯梅诺卡艺术中心:
拉希德·约翰逊的《苏打水》
1
美国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
多萝西·扬诺个展
美国艺术家多萝西·扬诺(DorothyIannone),以标志性的迷幻风格描绘了情欲与爱情。她的视觉语言来自埃及壁画、古代生育雕像、日本木刻、希腊花瓶、宗教图案等。她的早期作品受到了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后来她和抽象主义分道扬镳,开始更偏向叙事和其平面表达,那时,她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声音,作品中充满了文字、人物、丰富的装饰和独特的艺术人像等元素。
多萝西·扬诺在年早期联合创立经营一个纽约画廊时,和GeorgeHerms等“垮掉派”拼贴艺术家建立了联系,和诗人EmmettWilliams一起探索“激浪派”精神。不管她画笔下的人物身着衣服还是赤裸,她都会故意展露他们的隐私部位,作为呈现两性的一种代码。
此展览一直持续到9月11日。
《自由女神像》,。
《自由阁下》。
2
荷兰福尔林登博物馆:
安东尼·葛姆雷个展“基础”
安东尼·葛姆雷(AntonyGormley)是世界知名雕塑艺术家,他在四十多年的创作中不断地探索身体和空间的关系,试图在艺术中追寻人类存在对于自我以及自然的意义。他认为艺术的意义在于交流生存的感受。他运用“人的体形”进行创作,并将作品置于公共空间与自然环境中。他近年来创作的主题主要是探索意识与身体、人体与空间的关系。此次展览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接触安东尼·葛姆雷的作品,让观者进行身体与空间关系的思考。
安东尼·葛姆雷的作品风格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早期对人体雕塑与展示空间的理解,到装置作品与公共空间的联系,再到装置作品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可以看出,从室内空间到公共空间,再进入自然环境,他的情怀在不断放大,从“小我”逐渐走向“大我”。
这次展览是对他个人创作生涯的各个阶段的回顾。此展览一直持续到9月25日。
3
让·米歇尔·奥托尼尔:
彩色玻璃之梦
艺术家让·米歇尔·奥托尼尔于年出生于法国的圣艾蒂安。自年代末以来,他探索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包括摄影、雕塑、装置、写作和表演。他在作品中探索自我的存在和缺失。奥托尼尔于年参加德国卡塞尔的文献展,并一举成名,从此真正登上世界舞台。
作为当今法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奥托尼尔的作品早已遍布世界各地。无论蓬皮杜,凡尔赛宫,卡塔尔国家美术馆,还是古根海姆美术馆,都入住了他极具个人风格的玻璃雕塑,并成为馆内标志性的藏品之一。奥托尼尔将水和光与他的手工玻璃球、砖块和彩色玻璃窗相结合,创作出精美的艺术品,并使它们与宫殿内的墙壁、壁龛和洞穴灵活互动。
这一次,奥托尼尔受邀为历史悠久的PostmanCheval理想宫创建一个艺术装置。展览一直持续到11月6日。
4
日本国立新美术馆:
李禹焕个展
李禹焕(LeeUfan)年出生于韩国,年移居日本。李禹焕自年代后期起投入当代艺术创作,他的绘画作品不表现具体形象,雕塑作品则由未经改造的自然材料和工业制品简单组合而成,展现了其对西方视觉文化的反思和对现代社会过度生产的批判。李禹焕还发表了一系列艺术评论,阐述一切事物都是共同存在、相互关联的艺术观,从而为「物派」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物派(Mono-ha)是兴起于年前后的日本艺术流派,代表人物包括李禹焕、关根伸夫、菅木志雄等。该流派反对照搬西方艺术的模式和观念,主张运用东方艺术独到观念和思想,重视「物」与周围空间的依存关系,对日本当代艺术产生重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物派」最初为对该流派的批判之词,带有贬义和误解,李禹焕后来指出,“物派”这一名称其实从本质上偏离了我们的初衷,因为我们恰恰就是要否定“物”的。
日本国立新美术馆为纪念其开馆15周年,推出日本「物派」运动核心人物李禹焕的大型个展,通过59件作品展现其艺术创作的流变与最新面貌。这是东京首次举办李禹焕的大型回顾展。展览一直持续到11月7日。
5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吴冠中“与大师同游”个展
《熊猫》,吴冠中,水墨设色纸本,年。
吴冠中(-)是中国20世纪的代表性画家,毕生致力于融汇中西艺术,在本土的文化情境中探索现代艺术之路,独创的彩墨技法促进了传统水墨的革新。此外,他还是一位具有艺术批判精神和创造力的多产作家,强调思想与笔墨并重。
此次展览由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与长期服务于该馆的讲解员共同策划,讲解员们基于对吴冠中艺术、生平及作品故事的了解,遴选了一批吴冠中及其家人捐赠给美术馆的画作展出,旨在传达他们从作品中获得的启发。展览分为「白日梦」「探索」「超越地平线」和「狂想曲」4个部分,通过作品及相关资料,带领参观者探究吴冠中的概念、身体与情感之旅,接近和理解这位现代水墨大师的艺术与精神,体味讲解员长期与大师「同行」的感悟。
此展览一直持续到10月30日。
《卢浮宫》,吴冠中,布面油画,年。
《绿高粱》,吴冠中,布面油画,年。
6
西班牙豪瑟沃斯梅诺卡艺术中心:
拉希德·约翰逊的《苏打水》
拉希德·约翰逊(RashidJohnson)。
拉希德·约翰逊(RashidJohnson)作为哈莱姆年开创性展览“自由式”中最年轻的艺术家,比该展览中的任何其他艺术家都更能接受策展人塞尔玛·戈尔登的“后黑人”文化概念。大约20年后,约翰逊探索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他非裔美国人的经历,他的作品现在涵盖雕塑、绘画、素描和电影等。
在豪瑟沃斯梅诺卡艺术中心,不仅有一个巨大的展览空间,还有一个小酒馆和花园。约翰逊的个展有两个主要的作品,他正在进行的“焦虑人”系列的绘画,和一个名为的“新作品”的绘画和青铜雕塑。其中,约翰逊认为他的作品《海景》是他个人焦虑和人们集体焦虑的宣泄,呈现出被描绘成蓝色画布的潦草面孔的网格,他称之为瘀伤绘画,以及白色画布。与此同时,他的新《海景》探索了人类与海洋、陆地和水的关系。
此展览一直持续到11月13日。
————————————
来源丨“有艺境”综合整理自网络
责编丨校对丨李涵
美编丨澹月
审核丨晴子子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xiaokangsheji
sina.cn)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