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上纽ICA)正式开馆,艺术家郑波的展览“一枝黄花”作为这个只有平方米的艺术中心的首个展览,面向公众开放。“一枝黄花”指的就是“侵略性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
图说:展览现场官方图
这种植物在上世纪30年代时从加拿大引入上海,上海的环境改变了植物的生长轨迹,从一年生的植物,变成了多年生。华东的农民都认识这种植物,因为只要有空地就能看见“一枝黄花”顽强蛮横的生长。现在,尽管大多数人未必能准确叫出它的名字,但无论是在城市的荒地,还是在废弃的建筑工地,都能看见“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影子。它被认作是入侵物种,导致了其他植物的灭绝。
“一枝黄花”展出的是郑波与上海的人与植物合作创作的现有作品和新作,包括装置新作《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72种关系》、以及其旧作短电影《蕨恋3》和《蕨恋4》在中国的首映。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和合作者尝试了与受人喜爱的植物以及不受欢迎的植物的亲近。在郑波看来,野草就是人跟人之外的东西的第一个接触点。《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72种关系》就是郑波在上海的一片空地里认识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细细观察之后,在一块废弃的木板上为它画了像。展览期间,郑波每天都会提出一种和它交往的方式。
图说:展览现场官方图
在园艺师、理论研究者、艺术家和设计师共同参与的这个工作坊里,人和植物以花园的形式被聚集在一起,共同想象一个潜在的实验场所。在探索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我们观看、触摸、思考、搭建,甚至是通过吃掉的方式,来反思我们和植物的关系:它们是自然的使者,是本土或入侵物种,但是在英文直译过来,“入侵物种”却是“异域植物”。到底是来自异域的误解?还是入侵?人类的背后是一个资源有限的星球,同时发生的是物种的消失,能源的消耗,正如郑波所说,“把奇特的自然和奇特的人联系起来”。
对于郑波而言,作品并不是停滞在封闭空间之中的,而是在不断地对于本地产生影响,因为空间而改变,也改变空间。这正是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的初衷之一。
图说:展览现场官方图
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是一所非营利性的艺术馆和研究中心,致力于通过当代艺术来发展、呈现和交流不同的观点。前身为上海纽约大学美术馆,经历年至年的沉寂后,美术馆重新对外开放,更名为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也是上海综合性大学中第一个当代艺术中心。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注重实验与创新,深入探索、理解艺术和展览之于研究的意义,并向同时代的艺术家借鉴学习。(新民晚报记者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