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党建工作
山如剑、水如川,近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使剑川享有“白族文化聚宝盆”的美誉。在这片隽永的白乡土地上,中央美术学院果庆、张丽、强勇、韩文超四位挂职干部毅然投身扶贫一线,挖掘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推动民族工艺产业发展、助力艺术人才培养,用七年的时间改变当地“手里有货,看别人挣钱”的状况,为滇西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得到大理州及剑川县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中央美术学院近年来立足当地促进帮扶,深化美育真抓实干,为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贡献出了美院力量。年至年,共实现4个贫困乡镇和4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户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8%降至0.86%。目前,省第三方评估检查实现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达98.72%,脱贫成效被评价为“稳定可持续”。年5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剑川县退出贫困县。目前,剩余贫困人口也已经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近日,大理州召开扶贫日大会,中央美院被评为扶贫先进单位,中央美院在剑川县挂职副县长韩文超被评为扶贫先进工作者。我校“文化力量和艺术创意助力脱贫”典型案例被收录在大理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出版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大理经验》一书中。
1
民族工艺产业发展篇
中央美院对口帮扶剑川后,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研,提升剑川木雕、石雕、黑陶、布扎、刺绣等工艺品的艺术设计,提高文化附加值。
年3月,中央美院与剑川县共同举办“滇西奇葩——云南大理剑川木雕艺术展”,着力推介剑川民族工艺产品。展出木雕作品余件,包含30多个种类,展览现场销售与回订木雕产品共为剑川带来经济效益万元。
启动了“解读与创意剑川”设计系列综合课题调查研究活动,以艺术院校智力资源提升剑川传统工艺创意设计水平,特别是在设计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商品档次上下功夫,助力全域旅游发展和脱贫攻坚。
举办了“手工剑川走进生活”剑川旅游工艺品创意大赛,邀请专家授课培训、现场指导,举办设计作品展,展出余幅作品和多件实物,成功研制出首款土陶烧烤盘和首套黑陶“甲马”等其他创意设计产品,荣获云南大理州特色旅游商品创意大赛银奖。
启动了《张胜温画卷》创雕综合文旅项目,目前已完成实地勘查、航测、建模等工作。发挥优势,以在地调研、在地设计、在地展览的方式紧密结合剑川实际,从提高人居环境、乡风文明建设入手,组织了“为现代剑川而设计——提升人居环境行动在地展”等调研设计活动,结合“三清洁”“河长制”“厕所革命”等全县重点工作进行设计,以“三清洁”“河长制”为主题的海报已进行推广使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年3月,由剑川传统工艺工作站主持改良的白族服装亮相全国“两会”,为白族服装改良设计工作在全国进行了一次很好的预热宣传,有效提升了剑川白族的对外形象。
滇西奇葩展览现场
剑川木雕摆件
时任剑川县副县长强勇带领团队参加旅游工艺品创意大赛
土陶烧烤盘和首套黑陶“甲马”荣获云南大理州特色旅游商品创意大赛银奖
提升剑川传统工艺创意设计水平,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白族服装改良展示
时任中央美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带队考察羊岑乡杨家大佛殿村
《张胜温画卷》项目实地考察现场
2
民族工艺人才培养篇
在帮扶中,中央美院把为剑川培养一批人才作为工作重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下绣花功夫抓实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培训学习机制,帮扶以来,剑川县先后选送了9批次近名的剑川书画人才、非遗传承人和中小学美术老师到我校进行学习,中央美院也安排了业内专业老师为这些骨干人才和行业带头人进行授课指导。
剑川县也以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开展讲座、授课20余场次,听众超过2余人次,为剑川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创造更多机会。木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焕培发自内心地说“通过学习,让我重新认识民族工艺,从心底树立起了信心,不管是人才的培养,还是产品的创意创新,都是任重而道远”。
在剑川职中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中央美院先后选派6批17名研究生到县职中和剑川一中进行支教活动。同时,剑川县邀请我校对外美术教育交流中心师生到剑川开展“高参小”项目活动,现场开展美术教育。针对年轻人参与传统工艺设计制作的积极性不高,传统工艺传承面临困难的现实问题,在我校和非遗木雕项目保护单位的支持下,开办了“木雕工艺美术班”,为传统工艺的未来发展培养人才。
建立传帮带制度。我校师生来剑川实践调研设计展览期间,带着县职中相关专业的师生全程跟班、共同参与、现场学习,不断提升剑川师生的专业素养。
帮助剑川县职业高级中学筹备综合高中普职教融通美术普通高考实验班,开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副院长吕品晶和大理州、剑川县相关领导为剑川历史文化博物馆揭牌
第一期剑川美术教学和工艺技术人员培训班结业仪式
布扎艺人刘丽湖、张四代、黑陶艺人董志明荣获年“剑川名匠”称号
时任剑川县副县长张丽走访当地学校
传统工艺大讲堂
剑川县相关专业教师、骨干人才和行业带头人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
中央美院专业教师指导本土设计师设计稿件
3
搭建平台深研推广篇
年11月11日,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剑川基地和中央美术学院驻剑川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并开展了传统工艺实训、研习、研究及生产性保护和传承工作。工作站积极参与大理剑川木雕艺术博览会暨剑川木雕文化节的相关活动,策划组织“剑湖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与剑川非遗传承人共同探讨剑川木雕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中的机遇和作为,探索剑川大木作与传统民族建筑的新时代特征与未来等,在国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开展传统工艺大讲坛系列活动,举办了以“匠作、设计、生活”为主题的传承人与设计师对话会,寻找传统工艺振兴之路。先后邀请专家学者和文化名人举办了“增强文化自信,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辟邪思维与图像转译”“互易与互益—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对接”等讲座,让剑川手工艺人全程参与到系列活动中进行学习提升。
通过研讨、论坛、讲座的举办,推动剑川木雕进入专家、学者视野,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积极举办各种赛事和展览,宣传推介剑川,不断提升剑川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先后有“滇西奇葩——剑川木雕艺术展”在中央美术学院展出,“滇西新葩——中央美术学院教育帮扶联合展”在剑川展出,受到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