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展出了近件万年前的稻米遗存、世界上最早的彩陶和迄今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等来自上山文化遗址群的文物。当天下午,“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座谈会在国家博物馆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围绕上山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及其在中华文明史和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分别发言,并就上山文化的保护、宣传、运用等方面工作展开讨论。
“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和“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座谈会引发了众多国家省市权威媒体的广泛报道。截至目前,学习强国、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网、人民网、新华网、央广播网、人民日报客户端等众多国家级媒体,北京日报、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省级媒体,以及许多市级媒体已刊发篇相关新闻,大篇幅、多角度、全方位宣传了上山文化。
11月2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播出《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国博启幕展出最早的炭化稻米等两百件珍贵文物》。
11月23日,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中国三农报道]《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国博开展展出最早的炭化稻米等珍贵文物》。
11月23日,光明日报报道了《一粒米一群人一万年——“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印象》。
底部有酿酒残留物的陶壶
展厅用稻谷营造氛围。
一万年前,先民们开始陆续走出洞穴,走向旷野。上山人从洞穴中走出,到旷野中定居,意味着古代先民生存空间的扩大和生存能力的提升,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一大步。那么走出洞穴的上山人如何生活?他们吃什么?用什么?住在哪儿?
走进国家博物馆南1展厅,“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给出了答案。
“吃”——世界最早的稻作农业
一万年前的上山人,种水稻、吃大米。
之前的考古发掘告诉我们,一万两千年前,江西仙人洞和湖南玉蟾岩的先民也吃大米,但那都是采集的野生稻。而上山人吃的大米,是自己种植的。
展厅中央,精心布置过的展柜中隆重陈列着一个极小的物件:一粒已炭化的米粒。这粒米发现于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的地层中,属于上山文化早期,距今上万年。通过科技考古,专家们认定这粒米是人工栽培的,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米,也就是说上山文化的先民们,是已知世界上最早开始人工栽培水稻的一群人。经过21年的考古发掘,目前已在浙江发现上山文化遗址20处,在其中又出土了大量的炭化稻米,证明在当时稻米的食用已较为普遍。
上山人不仅仅食用稻米,稻子的其他部位也物尽其用。在展览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上山文化的陶片中有稻壳、稻叶、稻穗等物。专家解释,因为当时制作陶器的土质比较粗松,上山先民们在陶土中加入稻的残余物,不仅可以减轻陶器的重量,而且可以增加陶土的黏性,防止在烧制过程中开裂。如此变废为宝、一箭双雕,不得不让人叹服上山先民们的智慧。
当然,上山人也不是只有主食。考古人员在遗址中没有发现动物骸骨,因为这里的酸性土壤将它们腐蚀殆尽,但发掘出的部分石器展现了上山人饭、肉搭配的一面。如展柜里那些形状像甜甜圈的穿孔石器,就是投掷工具,孔里系上绳子,扔出去后容易回收。还有石球,也是用来狩猎的。
展台上还有一件陶壶——研究人员在壶底发现了酿酒的残余物,可见上山人已经掌握酿酒技术。
有饭,有肉,还有酒,万年前的上山人充分享受着走出洞穴的“精彩生活”。
“用”——世界最早的彩陶
精彩的生活远不止于舌尖上。
展柜里有一些打制的石片。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它们的刃部有水稻的成分,这说明这些石器在当时是水稻的收割工具。此外还有石头制作而成的磨盘、磨石、磨棒,它们则是当时的去稻壳工具。研究者们曾用它们做过实验:将适量的稻谷放在磨盘之上,用磨棒挤压磋磨。结果发现,脱粒效果很好,不仅脱壳率高而且米粒完整。
而更让人惊叹的是,万年前的上山人对美有着如此的追求。记者注意到,那些用于盛放食物的陶器,无论是如脸盆大小的陶盆,还是可握在手心里的陶杯,大都是外红里白的彩陶。而且,不知是不是为了延续上山人的审美,部分上山陶器修复时用的石膏不是惯常的白色,而是染成了砖红色。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文化发现者蒋乐平告诉记者,上山文化的彩陶,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彩陶。
除了色彩,上山彩陶的精彩还在于那些陶器上的神秘符号。中心展柜里的那件红色双耳陶壶,在肩颈结合部位,绘制了四组两两对应的白色点彩,看起来像是八卦。附近展柜里还有一块陶器残片,用白色颜料画了一个完整的太阳图案,旁边是两个相对的三角形,让人浮想翩翩:这是太阳崇拜吗?
“住”——远古中国第一村
智慧的上山先民们,对住的地方当然也不含糊。
一万年前,当其他地区的先人还在过穴居生活时,上山先民们已经率先走出洞穴,在旷野之上搭建了自己的房子,过上了农耕定居生活。因此,上山遗址被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先生赞誉为:“远古中国第一村”。
上山人开始定居的最直接证据就是各类房址,主要包括了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式房屋。为了让观众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展览做了一个模型沙盘,复原了上山人的村落。一块块水稻田间,茅草房星罗棋布,人们在其间劳作、收获、繁衍、生息。
展览中还特别介绍了聚落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环壕。顾名思义,环壕就是环绕于某个中心的壕沟,功能类似于后来的护城河,最初是用来抵御洪水、猛兽的侵袭,后来用于防御敌人攻击。在目前发现的上山文化遗址中,多处有环壕遗迹。其中桥头遗址的“环壕——中心台地”遗址让人印象深刻。环壕将中心台地和聚落区隔离起来,深度超过2米、宽度近10米。这条环壕围绕的是一个边长40米的近方形中心台地,上面集中了红烧土、房址、墓葬和器物坑等各种遗迹。专家推测这个中心台地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可能是祭祀场所。
走出展厅,脑海中幻化出一幅万年前上山人的生活图景:稻谷熟了,遍地金黄。先民们用石片、石刀收割,用石磨将稻谷脱壳;大米做成白花花、香喷喷的米饭;有些还磨成粉,制成米浆,封存在罐子里发酵,酿成酒;脱粒后的稻壳也不浪费,拌入陶土制作成器。遇到重要日子,人们从各自居住的房子中走出来,聚集到村子中心的台地上,进行庄重的祭祀。要说最开心的,可能是狩猎满载而归,众人共享,开怀畅饮……
(本报记者李韵本报通讯员吴宜洁)(本文图片均为本报记者李韵摄)
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一万年前谁种稻》。
这件彩陶壶中发现了酿酒的证据,因此,年前的上山人可能已经掌握酿酒技术,这只陶壶就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酒器。余冠辰/摄
观众在观看炭化稻米。余冠辰/摄
展览一角。余冠辰/摄
一万年前的栽培水稻、迄今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大量彩陶遗存……0年11月,浙江省浦江县,上山遗址被发现。经过20年发掘与研究,上山文化已明确了两个世界第一:稻作农业世界第一,彩陶世界第一;同时,它还是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
“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件,包括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等上山文化重要标志性遗存。
展览展出一粒炭化稻米,距今约-年,6年浙江省上山遗址出土。这是目前通过系统浮选法在层位清晰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稻米。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这些发现让稻作栽培历史上溯至1万年前,刷新了人们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识。
农业起源和人类起源、国家起源一道,构成考古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三大课题。水稻至今养活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稻作农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量考古发现充分证明,上山,就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
近九旬高龄的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有一个有趣的说法:浙江的遗址名连起来看很有画面感,从美丽的小洲(良渚)出发,过一个渡口(河姆渡),跨一座桥(跨湖桥),最后上了山(上山)。这是一条文明从远古走来的诗意之路,也是中国文明的溯源之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来源:中国青年报
11月22日,科技日报刊发了《稻源启明上山文化》。
稻源启明上山文化
11月21日,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对外展出。展览共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件,包括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等上山文化重要标志性遗存。展览辅助丰富的考古学知识介绍、场景复原、多媒体等展示手段,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展示人类稻作农业起源之初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面貌,反映中国早期的定居村落及其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及上山文化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右图观众观看炭化稻米展示。
下图观众观看彩陶文物。
本报记者洪星摄
11月22日,中国文化报刊发了《上山文化考古特展亮相国博“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举行》。
上山文化考古特展亮相国博
“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薛帅)今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周年,也是上山文化命名15周年。11月21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国家博物馆、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暨“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等出席。
0年11月,考古学家在浙江省浦江县发现上山遗址。此后在以上山遗址为命名地的“上山文化”考古工作中,陆续发现了一万年前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迄今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和大量彩陶遗存,上山文化考古发现成果举世瞩目,充分证明这里就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万年上山世界稻源”题词和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的“远古中华第一村”题词,是对上山文化价值内涵的高度概括。
本次展览共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件,包括最早的炭化稻米、彩陶和定居村落遗迹等上山文化重要标志性遗存。展览通过场景复原、多媒体等展示手段,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展示人类稻作农业起源之初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面貌,反映中国早期的定居村落及其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呈现上山文化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来自中国考古学会、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英国、美国的知名考古专家参加座谈会,围绕上山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及其在中华文明史和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分别作重点发言,并就上山文化作为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的意义及其申遗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认为,上山文化是追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发现,具有重要的考古学价值。上山文化彩陶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彩陶,其孕育于上山文化独特的红色陶系,是中国彩陶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上山文化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重要成果,是继良渚古城遗址之后的又一重要文化遗产,揭示了钱塘江文明的源头及其对东亚地区文明进程的贡献,填补了世界遗产中稻作起源的类型空白。
11月23日,中国文化报刊发了《上山文化:中华文明形成初期的一颗“启明星”》。
中华文明形成初期的一颗“启明星”
本报记者薛帅
农业起源和人类起源、国家起源一道构成考古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三大课题。民以食为天,水稻是人类最古老、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它养活了世界二分之一的人口,可以说,稻作农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浦江上山文化遗址发现了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具备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完整证据链,距今有一万多年。通过考古,实证了浙江是世界万年稻作农业之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万年上山世界稻源”题词和严文明先生“远古中华第一村”题词,是对上山文化价值内涵的高度概括。
如今,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可一睹三个“中国最早”、两个“世界第一”的上山文化之精彩。11月21日,“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在国博开幕,“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同期举行。这也是继今年10月18日在“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后,以浙江浦江上山遗址为命名地的“上山文化”考古发现成果首次亮相国博。
三个“中国最早”两个“世界第一”
上山文化0年首先发现于浦江上山遗址。6年11月,在浦江举行的“中国第四届环境考古学大会暨上山遗址学术研讨会”上,“上山文化”正式命名,这是目前浙江乃至整个东南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21年来,浙江已在浦江、嵊州、龙游、金华、永康、义乌、兰溪等地发现“上山文化”遗址20处。这里是钱塘江流域、长江中下游乃至全中国起步最早、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比河姆渡文化、跨湖桥文化分别早了年、0年,将浙江的文明史推进到1万年前,改写了浙江历史。
作为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上山文化也是世界农业文化的重要发生地之一。这里有我国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也正如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所言,经过20年发掘与研究,上山文化已明确了两个世界第一——稻作农业世界第一,彩陶世界第一。
走进展厅,踩着前人的“脚印”迈向一条通向文明的道路:一粒深埋在遗址里的稻米和它背后升起的炊烟;走出洞穴的上山人在采集狩猎的同时捧着稻米,收获、繁衍生息;那烙印着上山人精神世界的上山文化彩陶,如太阳一般鲜红、如火焰一般浓烈……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考古学的重要成果
今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周年,也是纪念上山文化命名15周年,“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以此为契机,云集了国内外知名考古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共同深入探讨。“这对更好地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成就,展现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座谈时表示,国博历来高度重视考古发掘和研究阐释工作,举办此次展览,正是要全面揭示以上山文化为代表的东亚稻作文化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生动阐释中华民族为人类稻作农业作出的重大贡献。
“上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节点,要将上山遗址、河姆渡遗址、井头山遗址、田螺山遗址等作为深化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重要内容,持续开展上山遗址的发掘、整理、研究、展示工作,坚持保护和利用并重,更好地将上山文化的意义、学术地位进行展示、宣传,努力服务社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认为,做好相关工作,需要国家文物局、地方文旅部门及文物部门、当地党委和政府协调推进,也需要社科院考古所、相关大学等学术科研机构持续投入支援。
“相较于长江中游同样显露若干稻米信息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上山文化有3个显著不同的特点。”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文化发现者蒋乐平列举说,第一,上山稻作包括栽培、收割、脱粒加工和食用的系列内容,表明一种崭新的农耕行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第二,走出洞穴,占领、定居于新石器时代活动中心的旷野地带,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真正开始;第三,上山稻作是一种没有中断并出现稳定进步的文化现象,随着上山文化的发展而传播。“这一遗存信息及其传递的文化意义,超越了早期穴居遗址的时代属性和历史属性。”
“上山人是最早的农人,是最早生产水稻的先民。”会上,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上山文化是改写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发现,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重要成果。上山文化彩陶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彩陶,其孕育于上山文化独特的红色陶系,是上山文化陶器的精华,也是中国彩陶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目前,有关‘上山文化’仍有许多重要课题等待解决,未来将针对上山文化的持续研究不断提供新的见解。”
上山文化申遗步入正轨
“通过考古有力证实了浙江是史前文化发达的地区,在史前时期就为中华文化基因的孕育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介绍,浙江省已发现逾20处的上山文化遗址,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群,印证了万年浙江的悠长历史。“目前全国已知年前的早期遗址近半数在浙江。”
本次座谈会还围绕上山文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上山文化遗址群保护与展示的思考进行了相关研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透露,浙江省委、省政府已把上山文化研究和保护利用作为文化浙江建设的重要抓手,确立了申报世界遗产的目标。据悉,“推进上山文化申遗”的相关工作也已列入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
回望中华文明浩瀚星空,上山文化犹如中华文明形成初期的一颗“启明星”。也正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研究员陈同滨所说,上山文化遗址群申遗具有重大意义,可见证“农业起源”中的“稻作起源”这一中国对世界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上山文化遗址是继良渚古城遗址之后的又一重要文化遗产,它揭示了钱塘江文明的源头及其对东亚地区文明进程的贡献,填补了世界遗产中稻作起源的类型空白。”
11月22日,中国旅游报刊发了《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国博开幕》。
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国博开幕
11月21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中国考古学会、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在国博开幕,“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同期举办。
据了解,本次展览共展出浙江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件,包括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等上山文化重要标志性遗存。展览辅以丰富的考古学知识介绍及场景复原、多媒体等展示手段,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展示人类稻作农业起源之初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面貌,反映中国早期的定居村落及其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呈现上山文化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许多国家级新媒体和众多省市媒体也纷纷报道了“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和“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座谈会,对上山文化作了大篇幅、多角度、全方位宣传。
原标题:《众多国家省市权威媒体又一次集中报道上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