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代开始,我国出现一些女性诗画家,“凭一小阁,卖诗画自活”,通过创作谋求自自立的生存之道。在成都博物馆的馆藏中就有这样的女性书画作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陈书和骆绮兰。3月8日,成都博物馆馆藏的陈书、骆绮兰、孔素英等清代女性画家的4件作品,将在浙江省博物馆“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云展览”上线亮相。
清陈书鹦鹉海棠图轴
被誉为“清代第一女画家”的陈书,生活于康乾年间的浙江嘉兴、海盐一带,善山水、花鸟。其作品被收录于皇家收藏《石渠宝笈》和《秘殿珠林》中的,有24件之多,成为历史上作品入藏宫廷最多的女画家。陈书出身即家世显贵,年幼时便临摹父亲收藏的名画,成博收藏的《鹦鹉海棠图轴》,正是陈书临摹的元代名画家玉潭老人钱选的画作。
清骆绮兰山水图轴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闺秀出身的陈书之所以能不行女红“正道”而功翰墨,不仅是因为她的作品“世争购之”,能够通过卖画“以佐读”,更重要的是她培养出了深得皇帝倚重的儿子钱陈群,为夫家钱氏家族赢得圣宠铺就了坦途。作为历康、雍、乾三朝的儒臣,钱陈群在朝廷深受重用,而其书画造诣也备受乾隆赏识,在向乾隆皇帝进呈其母陈书的画作后,乾隆称誉陈书“不愧当年画荻人”,皇帝的欣赏也是陈书作品传世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初唐四杰”骆宾王的后代,骆绮兰自幼秉承家族学诗传统,婚后亦与其伴侣伉俪情深,“曾将妆阁作诗坛,每日联吟到夜阑”。遗憾的是,骆绮兰早寡无子、家道中落。诗画创作,正从三个方面成为了骆绮兰困难的寡居生活的支撑:在她这里,诗画既是自娱与交游的方式,也是她“有容馈布粟,亦复助温饱”的谋生手段;但显然,她还并不满足于此——“赢得词坛万口传”,向社会证明自己才是她的终极诉求。由此,创作不仅能为她赚得建造阁楼的资本,更为她提供了精神上“自己的房间”。
清孔素英仕女图轴(残)
据悉,浙博“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云展览”将于明日上线。展览汇聚了国内30余家博物馆的余件画作,新的展陈模式让展品的排布突破了收藏方与地域的拘泥。该云展览不仅永不落幕,且有不断更新的展品库,相关数据仍将不断增加。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段祯编辑宋和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