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萌个人简介
男年出生
?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
有数百幅作品在国内、外摄影大赛中获得金、银、铜奖、入选及报刊杂志发表。
?
年出版了《家园》《百姓》两本摄影作品集。
?
作品分别在美国、南非、德国、韩国、摩洛哥等国的艺术交流活动中展出并在国内的平遥、丽水、三江源、黄山黟县等摄影节展出。
?
年获得第三届江苏最高奖-“江苏摄影奖。
以下为专访内容
Q:请问您是在什么机缘下接触到摄影,能和我们聊聊主要的拍摄经历吗?
A:我是在12、3岁时就在父亲的影响下开始玩相机了,开始只是拍拍亲戚朋友的个人纪念照,然后随父亲进暗房学会了印相和放大的暗房技术。年当兵后也一直在部队电影组从事摄影相关的工作。真正的摄影创作是年买了一套确善能单反相机随部队去云南老山前线参加了轮战。88年转业后也没有放弃摄影创作,退休以后,就把摄影作为了生活的重要的一部分。
《晓萌视界》,由Aphoto雅昌影像出品
Q:您在摄影上是否有题材方面的偏好?最满意的作品是在哪里拍的?
A:得意之处在于个人在摄影题材上没有特别的爱好。喜欢的,能打动我心的片子就先拍下来。当然如果一定要有个偏好的话,对动物的拍摄相对更喜欢一点。最喜欢的作品是家乡拍的鹅和鸭。实话实说,目前为止,鹅和鸭子的片尽管获奖无数,但是并没有什么让我得意的。
《晓萌视界——孟加拉》摄影画册内作品
Q:您认为什么样的照片才能算得上是自己的“作品”,“代表作”必需包含哪些必要因素才能称其为代表作?
A:首先是自己喜欢的,并且能打动更多的人的,符合自己的视觉观的片子。所谓代表作,个人认为看到了这张作品,大家都能知道这是某人拍的作品。
《晓萌视界——孟加拉》摄影画册内作品
Q:您在整理输出的作品时,是如何选片、选主题的?
A:我一直在想整理出一套自己满意的作品集,努力中,因为总觉得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满意的作品集。摄影与写文章一样,可能有一些句子很精彩与一本好的书是两回事,我个人觉得拿出一些单张的片子可能还有些,但是能形成作品集(成书的)差距还很大。选择单幅和专题是不一样的。
《晓萌视界——孟加拉》摄影画册内作品
Q:在作品输出上,您最看重的要素是什么?为什么?
A:在作品的输出上个人觉得,首先是在影调和色调上能与原作相符合。如果在细节层次上超过显示器上效果更好。
Q:把照片输出成作品具体都有哪些流程,拿到输出的作品后有什么感受吗?
A:目前为止我只是把电子文件夹交给雅昌,然后由雅昌的专业老师帮忙把策划编辑等操作好了后出电子版小样,我阅读后提出修改意见,定稿后输出。收到了后,总是有收获满满的感觉,与朋友交流时,能有个集子,并且能长时间的收藏了。
街拍是我退休后主要的拍摄形式之一。主要是有时间可以到处走走看看了。所以所谓的街拍就是这样形成了。街拍在我的脑子里没有什么概念,我从来不把自己的拍摄定个什么概念,这些片子只是我在行走中的掠影,也就像绘画中的速写。行走过程中的拍摄,我是作为自己未来的素材所用。《走过》是我近十年来的速写本合集之一。
《晓萌视界——走过》摄影画册内作品
Q:能介绍一下给您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次摄影经历嘛?
A:我的摄影经历的故事很多。要说印象深刻的一次,拍成《牧鹅图》的过程,是我一次去家乡的湖西工作,路过一座高桥时发现了桥下正有一群鹅子从桥下游过,数量上有数百只,车子已经开过了桥,我立即让司机停车,我拿出随身携带的卡片相机,上桥只拍了几张,鹅就游远了。回来后进过后期制作,终于形成了现在的《牧鹅图》,获奖无数,从此也开始了我坚持十几年的拍鹅题材的行动。
《牧鹅图》
Q:您认为作品的价值如何得到更好、更大范围的传播呢?展览、比赛、出摄影集......
A:个人认为各种传播途径都各有各的特色和效果及价值。个人目前第一选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