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奏响项目建设最强音五月首展烟台再添国

西宁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5280377736018301&wfr=spider&for=pc

本文转自: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月20日讯(记者卢伟霞高宁通讯员王聪侯嘉伟)波浪形展馆动感十足,曲线流畅飘逸,银灰色玻璃幕墙显得建筑大气时尚,滨海风情、海洋元素与会展元素天然相融,独树一帜。日前,记者来到位于烟台开发区的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历时近两年的施工建设,这座全市规模最大、环境最佳、功能最先进的会展中心即将开门纳客。

“目前,会展中心的建设已经到了收尾状态,室内已基本完工,计划3月份竣工验收,5月份办首展。”业达城发集团工程建设管理部部长张浩介绍。

云浪、银贝,构建烟台黄金海岸新地标

从高空俯瞰在建的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如同八角湾荡起的巨浪,冲出一枚“银贝”,夺目耀眼。

“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填补了城市西部没有会展中心、文化中心等多个空白,因此我们从项目方案设计开始,就锚定了精品工程的目标。”张浩介绍说,项目方案由美国著名设计公司AECOM根据第五代会展综合体定位设计,以“城岸云浪·海上银贝”为设计理念,将烟台的碧海与蓝天相接,海浪与白云相交融,再融入轻盈的银贝,最终演化出建筑结构与造型相互统一、结构清晰的,集会展区、会议区和配套商业区为一体的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

“为凸显云浪形态,项目采用了通透、采光好的双曲面玻璃幕墙,每一面玻璃都带有独立编号,用S型杆件和错层加持,从视觉上给人以动态的美。”张浩介绍说,整个工程体系复杂,需要在龙骨上确定好坐标点,通过吸盘、高空车等多种设备配合施工,一组工人一天只能安装5-6块。“像这样的难点在项目建设中不计其数,大家发挥技术优势,全力做好技术攻坚,为的就是让建筑呈现出水波涌动的完美效果。”

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烟台最大的会展中心,烟台黄金滨海岸线上的新地标和烟台会展文旅的新名片。

坐拥数个“烟台之最”

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工程拥有数个“烟台之最”:总用钢量达7.5万吨,相当于10座埃菲尔铁塔,50个“城市之门”烟台火车站用钢量,金属屋面面积达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24.6万平方米,建筑层高最高点50.08米。其中展厅面积约15.9万平方米。

会展中心会展区分为室内展区和室外展区,室内共设有7个展厅、1个多功能厅、展位个,由双首层五加三展厅的标准单元构成,利用场地自然高差巧妙地使8个展厅都能实现地面平进,每个展厅均拥有独立的物流及人流通道;室外展厅面积约3.3万平方米,可为各类会展活动提供展览空间。会议区共5层,根据需求设有不同规模的会议室共计30个,总计可容纳余人,可承接各类会议、宴会、论坛讲座、企业年会等大型室内活动。配套商业部分主要为室内商业街,为会展活动及会议提供配套服务。

此外,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整体设计采用环保先进的建筑技术及智能系统;平方米的中央厨房和平方米的配套厨房可为参展商、会议等人员提供多种形式的美食享受。

张浩表示,除会展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还能通过展示产品、传播信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市就业四大功能为开发区乃至烟台市带来滚滚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推动烟台市商贸文旅等的发展,进而拉动其他产业。

项目建设背后,黑科技云集

面对体系复杂、多样化、标准高等一系列要求,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运用了颇多的“黑科技”。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采用了多种主流建模、模拟、分析、渲染、后期处理软件,配合自主研发的智慧建造平台,为项目BIM应用落地夯实基础。张浩说:“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各专业图纸之间的矛盾和错误。”

因此,想要创作好这幅建筑“巨作”,BIM技术正是重要抓手。张浩说:“工程建设前,我们通过BIM技术将所有构件的外形、尺寸、材质等信息,转化为三维可视化数据,将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建筑结构展现得一清二楚,提高工程师解决难题的效率。”记者了解到,每一个构件都有编码,近亿个构件就像拼图一样。一个与虚拟会展中心完全对应的实体“孪生”建筑随之诞生。

磨刀不误砍柴工。运用BIM技术的好处贯穿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让工程建设插上了数字化时代的翅膀,实现了从“建造”到“智造”的蜕变。

在绵延多公里的海岸线上,这座以“云浪银贝”为标志的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将再次扮靓烟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