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文汇报」
范昕“展览不分大小,只有好坏。”“不是挂个画、写个前言,就是策展。”在不久前举办的长三角地区青年策展人培训班上,多位专家导师金句迭出并抛出重要议题:什么才是好的展览,这样的展览又该如何创造?近年来,当美术馆纷纷扩容、美颜之后,人们更关心的,其实正是作为美术馆核心内容的展览。而策展的理念与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展览能否成为高品质文化供给,呼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的策展人叠加了编剧与导演的双重职能,没那么简单什么是策展人?今天,“策展人”的概念已经被严重泛化了,仿佛随便举办一个展览便可被冠以“策展人”的名头。而事实上,严格意义上的策展人在国内很少,门槛相当之高。在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研究馆员裔萼眼中,策展人相当于叠加了编剧与导演的双重职能,既要专业能打,还要沟通一流,游刃有余地协调藏品来源方、赞助方、设计方、施工方、艺术家等方方面面。并且,策展不仅仅包括举办展览,就连宣传、推广、文创开发以及后续的公教活动等都需要通盘考虑进来。尽管很多时候,策展人承担了大量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但裔萼指出,深厚的学术底蕴,可谓策展人的基本功,而据她观察,这种基本功是如今大量策展人员所欠缺的。裔萼认为,展览应是基于自身研究而孕育的,先有观点、思想,再琢磨通过什么样的展览方式来呈现,专业能力扎实了,才谈得上调动策划手段。培训班学员提交的众多策展方案中,最入其眼的,也往往是那些从基础学术梳理开始就显出扎实面貌的。上海油画雕塑院副院长江梅进而指出,只有当策展人体现出对艺术史和艺术现状的相当了解,才能具备一定的历史意识和当下意识,显示出将所要策展的内容置于横向与纵向坐标中进行考量的敏感度与悟性,让最终呈现的展览具备针对性和一定的深度。她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李艺带来的一个新媒体艺术展方案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这一展览以“互相添加”为主题,用艺术作品探讨当代数字化的人际和社会关系。江梅认为它所聚焦的正是现代生活中涌现出的新现象,来自面对当下人与人关系变化的敏锐观察。不过,也有很多时候,展览主题相对静态,汇集的是有一定年代的作品。江梅认为,策展人同样可以凭借当下意识把握这样的历史选题。她举例江苏省美术馆谢蕊带来的“山水见闻志:寻‘金陵八景游踪’”方案,就在这方面让人眼前一亮。这一展览以苏美馆藏明代黄克晦的一套《金陵八景》为缘起,梳理古人纪游山水这一题材,却又以当下作为着眼点,经过20世纪山水画的演进,延伸至当代多屏交互下的艺术作品,最终指向对于今天城市文化塑造的思考。江梅认为,展览作为视觉艺术的展示,不是简单的内容罗列,不能就现象论现象,优秀的策展人应该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展览不是单向输出的,要在特定时空让作品和人进行交流时下,国内众多美术馆里的展览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一年办二三十个甚至平均一周办一个的,不在少数。在此情形之下,很多展览成了“速成品”,谈不上有多少前期策划,不仅对展览内容缺乏研究,对办展经费也造成浪费。如是观察,来自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他认为,展览周期应拉长至三个月为宜,与此相应的策展环节更应引起业内重视。当然,实际推进过程中,策展难免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如空间条件不佳、藏品有限、经费欠缺等。在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李向阳看来,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量力而行,在实际条件下谋求创意的最大化。他认为好的展览与大小无关,不如就抓住小的着眼点,把它说透。据他透露,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馆之初举办的“时代肖像——中国当代艺术30年”研究展,实乃因预算不足的退而求其次,却出乎意料地成了一个经典展览。从肖像这一老百姓再熟悉不过的切口梳理中国当代艺术30年,分“具体的人”“内心世界”“身体语言”“社会形象”等几大板块呈现作品,这个展览有的放矢,反倒让观众清晰看到其中的艺术演变脉络。在专业度之外,展览的共情能力也越来越为学界强调,这直接关系到观展的获得感。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吴洪亮指出,作为一种感受型传播方式的展览,它不是单向输出的,而是要在特定时空让作品和人进行交流。也正因基于这样的特点,它必须与观众交流,达到一种融洽。曾于今日美术馆实践的一个名为“观”的展览,就颇富启示意义。这是对于如何在展览空间更有效进入中国艺术、如何回归中国画特有欣赏方式的一次有益探讨——整个展览空间被建构成立体的长卷,观画之后,展览还辟出一个类似于书画题跋的交流室,收集观者直接而真切的感受。另一个引人思考的例子,是寒山美术馆调动起多感官体验的“地方音景:苏州的声音地理”展览。这是一个自年12月起启动并仍在不断推进的实验项目,试图关闭视觉、放大听觉,发掘能够代表苏州地方基因的声音符号,促成地方认同的形成以及城市居民之间的深度互动。什么样的展览才是好展览,没有标准答案,而对于好展览的追求,却值得业内持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