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艺节专刊北京画院用心用情创造美展示

在9月2日开幕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中,北京画院有6位画家的作品入选,分别是南海岩的《奶酒醉飘香》、马琳的《天际》、李江峰的《穿林海》、范琛的《天地征程》、王冠军的《少年游系列》、孙震生《时光》,充分展现了北京画院的新成果、新面貌。

北京画院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中国画画院,已经走过65年的风雨历程。几代北京画院人始终坚定不移地为北京乃至中国美术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进入新时代,北京画院越发呈现出新的活力。

▲奶酒醉飘香(中国画)×厘米年南海岩

用画笔描绘中国之美

北京画院的画家们有感于新气象、新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走出画院的小世界,走向广阔的大中国,去感受时代之变化、人民之心声,他们把内心磅礴的热情化作壮丽的山水画、绚烂的花鸟画、动情的人物画和中国气派的油画。

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王明明、李小可、庄晓雷、买鸿钧、牛朝、刘旭共同创作的20米巨作《众志成城》,悬挂于天安门城楼。画中蜿蜒的长城如即将腾飞的巨龙,这是画家对祖国的赤诚之心,这幅巨作获得第八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

年,王明明、莫晓松、李雪松为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大会(APEC)创作的巨幅花鸟画作品《和风清远》展现了中国人看待自然的态度,展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

年,花鸟画创作组莫晓松、李雪松、姚震西、安华平、李凤龙、方政和、郑雅风、韩斌、陈福彬创作的百幅花鸟组画《百花齐放》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画家们于一方天地,一花一草颂天地精神、歌盛世繁荣,笔意毫端自出气象万千。

年,庄小雷、郭宝君、买鸿钧、刘旭、徐卫国合作的《井冈叠翠》《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牛朝创作的《双清秋韵》、蔡玉水和买鸿钧合作的《国殇公祭》、王冠军创作的《热情洋溢的代表委员们》等多幅作品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

雷波的油画《韦拔群》,刻画了广西农民运动领导人韦拔群向农民兄弟宣讲革命理念的场景。马琳的油画《火焰山》从劳动者的视角出发,展现了中国西部发展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庄重的油画《山水含清晖之四》以中国情调将水中倒影以诗一般的绘画语言表达出来。李江峰的《天坛公园景色》传达出夜色中天坛公园的静谧与历史的凝重,是画家对北京这座古城的深情表达。

与公众共享艺术之美

北京画院不忘“美”的职责,从收藏、研究、展览、传播等多维度入手,帮助公众走进美、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

目前保存在北京画院的齐白石作品与文献共计余件,是收藏齐白石作品最多的机构,并藏有宋元以来以及当代著名艺术家的作品近万件套。北京画院以学术先行,以院内藏品为研究契机,带动齐白石研究、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研究以及中国传统书画研究,勾勒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过程与轨迹,寻求与思考当代美术发展的方向。

北京画院美术馆于年落成,年被评为全国重点美术馆,一直致力于从公众视角出发,打造北京城里可以静身静心的美术馆。如今这座小小的美术馆已经被很多观众评为最值得去看的美术馆之一。近几年,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多向交流合作,一方面与国内的博物馆、美术馆合作,将北京画院的优秀展览输送至更多地区,同时博物馆、美术馆珍贵的藏品资源纳入到策展体系中,把好的艺术作品引入馆内;另一方面,北京画院持续推进齐白石艺术的国际推广,曾先后在匈牙利、列支敦士登、希腊、日本举办齐白石艺术展览与公共艺术讲座,用艺术语言讲好中国的艺术故事,传递中国文化。年,北京画院专门建立了“北京画院齐白石专项传播与交流项目”,旨在通过展览、数字、交互等多种宣传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齐白石艺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北京画院的公共教育注重把公益性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在这一艺术的场域内,北京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