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观众在参观展出的“老物件”。改革开放40年,老百姓使用的物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12月16日上午10点的国家博物馆,几十位观众在一位白发老人高声朗诵的吸引下,齐声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朗诵毛泽东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截至昨日,该展览已向公众开放32天,现场观众总数累计突破万,达人次。16日当天,单日现场人数超过6万人次,达人次,再次刷新国家博物馆单日参观人数纪录。
此次展览主体部分为六个展区,分别是“伟大的变革”、“壮美篇章”、“关键抉择——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历史巨变”、“大国气象”、“面向未来”。六个主题内容展区中,共有27个单元,展线达米,照片、文摘、图表、模型、沙盘、重点实物,设计互动项目等各类展览要素总计超过项。
互联网+、VR、AR等手段的运用是此次展览的亮点之一,使得此次展览在观众互动区域和互动项目的设计上极具创新性。受众通过眼观、耳听、体感等多种方式参与进来,实现了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除了内容展区设置互动参与项目之外,本次展览还专门开设了“大美中国”影像长廊、《清明上河图》穹幕影院、“时光博物馆”等多个集中的互动参与区域。现场还设置“展览说吧”、语音留言台,自11月13日开幕以来,累计收到现场观众留言万字。
展览同步开设了网上展馆。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多媒体互动手段,网上展馆利用图文、视频、三维模型等,对重点展品进行延展和补充。此外,网上展馆解说词的制作采用了国内先进的语音合成技术,全部由电脑和软件来完成制作。
展览还安排了编印画册、举办讲座,并不时组织“快闪”、合唱等现场互动活动。
昨日,国家博物馆,全民悦读全国阅读会联盟发起人贺彩(右)和周瀓澧(左)在展览现场朗诵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现场:七旬老人现场朗诵观众闻声应和
“焦裕禄封沙治水治碱,顶着大风带头探流沙,趟过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汛情流势,虽然只在兰考待了天,兰考人民却对他念念不忘。”
昨天,在国家博物馆“伟大的变革”历史巨变展区第三单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讲解员杨艳喆来到展馆现场,为观众讲解焦裕禄的故事,并朗诵了习近平总书记作品《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驻足整段讲解的现场观展的几个研究生感叹:“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党员前辈们的贡献,正是他们的付出造就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她们告诉记者,自己家在农村,这几年国家在飞速发展,家乡也在一步步改变。“能来北京读书,能见证时代变化,感觉自己非常幸运。”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上午10点,源源不断的观众在“关键抉择”展厅前聚集围观,齐声朗诵毛泽东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站在人群正中央的白发老人,是72岁的昌平朗诵艺术协会副主席周澂澧。根据场馆空间设计,他特地挑选这首词在观众中间朗诵表演。周澂澧所站的位置,左手是“上九天揽月”单元,右手是“下五洋捉鳖”单元,背后便是展示推进改革开放战略的“关键抉择”展区,空间与诗词意味的巧妙重合,让闻声而来的观众忍不住一起高声朗诵起来。
随着老者激昂的朗诵,观众进入“关键抉择——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展区,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历史节点、历史事件和决策部署。张先生和正读高三的女儿在“党的十九大描绘蓝图”主题前驻足聊了许久。“我们历史课刚学完这一部分,到现场看还是非常震撼。”张先生的女儿说。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学习党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展览上许多展品难得一见,非常珍贵,当画面展现在眼前还是热血澎湃。
展区中,刚来中国三个月的荷兰留学生韦恩佑看得格外认真。他已经学习中文四年,对中国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在“关键抉择”展区的参观过程中,他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