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城市需要怎么样的博物馆,博物馆又如何全面融入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昨天下午,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安来顺在上海博物馆的一席话,引发了百余位全球博物馆馆长、文博机构负责人的思索。
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指导下,上海博物馆主办了“博物馆的力量:赋能城市未来——国际博物馆馆长对话”,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俄罗斯国立埃米塔什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等海内外百余家博物馆、文博机构的馆长、负责人线上线下齐聚上海博物馆,跨越山海进行对话。
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安来顺
历史的也是未来的
在许多人眼中,博物馆里收藏的都是承载着历史岁月的文物,人们参观博物馆,也是在寻找过去的历史实证,感受往昔的生活百态。
“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四大博物馆传统功能,表面上看都是指向过去、指向历史,实际上每一项功能都是瞄向未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看来,博物馆所收藏的都是不同时代的代表性物件,所研究的都是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技、审美和时代价值的重要藏品,所展示的都是具有鲜明时代意义和富有启示意义的重要文物,所传播的恰恰是人们认为在未来仍然值得传承和弘扬的价值理念和文化传统。而博物馆的评价、选择告诉人们,哪些文物藏品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座城市的未来是有价值的,是值得珍视和珍藏的,是值得继承和弘扬的。“博物馆要‘后看五千年,前看三千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未来提供启示和启迪,昭示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
上海博物馆年12月21日正式开馆时,是在位于南京西路号的原跑马厅大楼;年迁入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年10月12日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舍全面建成开放;而明年将会开放的上海博物馆东馆则与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科技馆及上图东馆遥相呼应——上海博物馆在许多市民游客心中,本身就是地标一般的存在。
“一座博物馆,往往也是一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与会的不少馆长和负责人纷纷认同这一点,认为博物馆既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文化窗口,其本身就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而博物馆的场馆规模、藏品数量、展览数量以及服务能力,代表着当下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刘曙光表示,博物馆是城市建设中看得见、摸得着,有信誉度和知名度的硬资源。
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馆长米哈伊尔·彼奥特罗夫斯基(mikhailpiotrovsky)
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馆长米哈伊尔·彼奥特罗夫斯基(mikhailpiotrovsky)介绍,博物馆为圣彼得堡的市民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精彩文化活动和产品,“艾尔米塔什有职责为城市的未来培养具有审美水准和通识能力的下一代,我们也努力将乐观的精神带给下一代。”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按照上海博物馆日前发布的“大博物馆计划”,其定位之一是“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许多博物馆都视保存民族文化和民族记忆为己任。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表示,讲文化自信首先要有文化自觉。“很多人第一次走进博物馆,对藏品和背后的故事理解得可能不是很深刻;但是多次走进博物馆后,他的理解程度越来越深刻。基于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认知,才会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文化自觉。”他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博物馆,“年轻人是引领时尚生活的主力军,他们爱上博物馆,是激发城市活力的一个重要载体。”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
在刘曙光看来,博物馆也是一种“国际语言”,“利用博物馆开展国际交流,是全球文化外交当中最流行、最便利、最有效的工具、手段、方式、渠道。”
“博物馆是全球近代化进程的产物,是近代各个国家表达民族立场、建构国家形象和塑造基础记忆的产物,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把博物馆看作是一种‘国际标准化产品’。”刘曙光说。
年3月,由上海博物馆与法国巴黎池努奇博物馆共同策划主办的“中国芳香:古代中国的香文化”展在以众多香水知名品牌闻名的法国巴黎开幕,让当地居民看到了中国自古以来的独特芳香文化。年至今,上海博物馆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70余座城市举办或参与了余项精品展览。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刘曙光
“今天的中国更加注重利用软实力资源来提升国家的吸引能力,博物馆应该是其中的主力军。”刘曙光表示,博物馆要增强全球博物馆的意识,“如果说过去我们博物馆到海外去办展览是完成一项外事工作的话,那么今天我们推介的应该是博物馆自身,而展览只是我们推介博物馆的手段之一。”他建议,博物馆对外展览保持宏大叙事的同时,更要注重琴棋书画、诗酒花茶香这样反映中国人陶冶性情的生活叙事。不光要讲好中国古代的故事,更要通过这种讲述,透古物见今人,最后落脚在反映当代中国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当代中国的文化基因和思维特性,塑造真实生动的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要学习也要快乐
如今年轻人进入博物馆,期望获得什么?在许多馆长和负责人看来,“学习”依然是参观者最重要的收获。王春法带来一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类博物馆每年举办的各类展览超过3.6万个,推出各类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超过32万场,每年接待的观众最高达到12亿人次以上。即使受疫情影响,年全国博物馆接待的观众总量仍近8亿人次,成为最大的校外教育场所。“博物馆致力提供的无差别化、均等化的全民教育具有随时性、自主性、开放性的特点,教育方式更加鲜活、全面、立体、多样,并且是一种以物为基础,教授活知识,与学校课堂教育的知识相互印证,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辅助,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
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认为博物馆研究“非常重要”,“要构建一个科研科普化,科普科研化的大科研体系。”他建议搭建场馆终身教育平台和科学评估体系,“场馆教育好坏是取决于台下小朋友的掌声吗?不是,一定要有严格的评价体系,保持科学性和趣味性,激发并持续保持公众的好奇心。”
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马克斯·霍莱因(maxhollein)也表示如今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正力图突破以往单一的叙事条线,通过淡化学术研究部门间的划分、展厅提升改造、举行各种文化节庆、增加线上活动等方式加强与全球观众的联系。
阿联酋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馆长曼努埃尔·拉巴特(manuelrabate)则提到了“快乐”这一关键词,建馆五周年的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希望与阿布扎比古根海姆、扎耶德国家博物馆、teamlab等文化机构一起为全球游客带去不一样的文化体验,“让博物馆成为每个人可以找到快乐的公共文化空间。”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简工博
题图来源:上海博物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