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
《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
(摘要)
规模扩大取代数量增加
成为增长主要动力
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环境中,中国展览业低速增长,展览总数达11,场,展览总面积达14,.38万平方米;数量、面积同比分别增长0.6%和2%,低于全国和第三产业增速。展览场数增长低于展览面积增长的状况自年以来此趋于常态化。说明扩大展会规模已成为中国展览业成长的主要动力,展览业已从数量型增长转入质量型提升阶段,符合展览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积极变化。
专业展增长好于消费展
发展结构趋于优化
譬如,年建筑建材专业展会场,面积1,余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5.1%和7.9%。而消费类汽车展场,面积约1,万平米,分别下降5%和12%。传统消费展中的食品、化妆品、服装等类别以前多为综合性,但近年来转型为专业展的成为潮流。
大型展会稳步成长
上海集中全球最多超大型展会
年,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及其以上的大型展会场,面积.1平方米,分别占全国的4.4%和32.9%;同比增长0.3%和3.6%。其中,5-10万平方米以下的大型展会场,1,.8万平方米,占全国的2.8%和13.37%;10万平方米及其以上的超大型展会场,展览面积2,.3万平方米,占全国的1.6%和19.53%。大型展会的成长显示产业与市场发展的需要,表明主办方规模化经营水平的提高。
展览城市作用增强
举办地集中度提高
年全国个展览城市中,举办展览场以上的4个,-场的3个,-场的21个,50-场之间的16个,10-50场之间的75个,10场以下的68个。与年相比,城市举办展览数两普遍增加,且举办-场的城市增多。年,全国展览面积前十个城市为:上海、广州、重庆、北京、南京、青岛、成都、沈阳、深圳和昆明。
一城多馆成为常态
展馆建设大型化
年全国投入运营的展馆座,室内总面积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9%。在统计的个城市中,有58个城市拥有2座以上展馆;拥有4座及其以上展馆的城市有16个。“一城多馆”在多数展览城市成为常态,但展馆空置率扩大问题凸显。
年在建场馆24个、待建16个,大型化趋势显著;新馆建设多与商业地产项目相结合。
中国自办展在“一带一路”国家保持增长
“走出去”发展还须加力
年,中国主办方在境外举办展览总数为79场,涨幅达33.9%,展览总面积为52.80万平方米,涨幅达31.34%,但超过1万平方米的项目不足20%。中国境外自办展举办地涉及38个国家,较年减少3个国家。有61场展览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
市场竞争压力增加
展览企业各有应对
一是,企业数量有所减少,民营小微型展览公司歇业增多,创办极少。二是,为抵御风险,展览主题相近的主办方尝试联合办展,并形成新的布局。三是,“展览项目+互联网+活动”成为潮流。四是,拥有单一小型项目、只在单一举办地的组展公司,以及完全依靠临展搭建业务的展览工程企业,其市场处境日益艰难。
政府主管部门减少
高校会展专业教育规模可观
由于新一轮行政机构改革,部分省市撤销单独设立的会展办公室或博览局,或将其职能归并于政府商务或文化和旅游主管目标,在内部设立会展工作处;或合并于相关事业机构。
年,全国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中,本科院校所,大专或高职院校所。另有开设婚庆服务、展示设计、数字展示等专业的高校多所。在校生人数预计达8万以上。但毕业生专业辨识度不高、本行业就业率偏低的问题较为突出。
文章来源“会展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