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一个具有艺术传统的国度。从列宾和巡回展览画派,到柴可夫斯基、穆索尔斯基、斯特拉文斯基,到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到爱森斯坦、普多夫金、邦达尔丘克,俄罗斯的绘画、音乐、文学、电影,一直对全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所以,俄罗斯电影大师展一定是不能错过的。虽然因为时间安排,没来得及看邦达尔丘克的鸿篇巨制《战争与和平》,但能够看到两部根据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也是幸运的。
奥勃洛摩夫是俄罗斯文学的一个著名艺术典型,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的人”。小说形象地批判那些在欧洲大变革面前固步自封的封建贵族们,想接受新鲜空气,又害怕太冷太累;想拥抱情感之爱,却又怕责任与义务的压力。于是只好躺倒在沙发上,在安全的寡妇身上找到熟悉的体温与气味。随着小说的出版,“奥勃洛摩夫性格”成为淡漠、萎靡、懒惰、缺乏生活能力和麻木不仁的代名词。俄罗斯文学家屠格涅夫曾说:“纵然到了只剩下一个俄罗斯人,我都会记得奥勃洛摩夫。”奥勃洛摩夫是俄罗斯贵族少爷。父辈留下的遗产让他衣食无忧,“从未自己穿过一双袜子”,“挣过一片面包”,还以此为自豪。他懒惰成性,辞去小公务员的工作,成天躺在床上,什么事也不想干,过着自闭而又慵懒的生活。
唯一对奥勃洛摩夫有影响力的,是他的童年伙伴施托尔茨。施托尔茨也辞去了公务员工作,如今是个成功的商人。他看不下去好友封闭的生活,强行带着他外出健身、社交、游玩,结识了美丽的女孩奥尔加。
热情活泼、温柔善良的奥尔加让奥勃洛摩夫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终于离开了那张温暖的沙发床,搬进了奥尔加家隔壁的小别墅,跟着奥尔加一起去打猎,去骑马,去滑雪,去跳舞,甚至互诉衷肠。
就在我们以为奥勃洛摩夫终于获得新生时,施托尔茨从国外回来了,带回了一辆新奇的自行车。高傲而又自卑的奥勃洛摩夫拒绝了奥尔加的邀请,眼看着两人欢天喜地地骑车远去。他以为奥尔加喜欢的是施托尔茨,便选择主动退出。最终,他与房东普希尼钦娜结了婚,7年后死在那张床上。
看了这个简单的故事,很多人会说,这不就是如今十分普遍的懒癌晚期宅男吗?是的,岁月更替,时光轮回,人类总在不断地重复自己的故事。奥勃洛摩夫这样的懒癌晚期宅男,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缺少。十月革命后,列宁就曾多次指出,“我们只要看一看我们如何开会,如何在各委员会里工作,就可以说,老奥勃洛摩夫仍然存在。”“俄国经历了三次革命,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奥勃洛摩夫。”这也是《奥勃洛摩夫》成为世界文学经典,拥有长久生命力的主要原因。
但是,电影《奥勃洛摩夫一生中的几天》却又并不仅仅局限于此,止步于对奥勃洛摩夫性格的简单批判,而生动且深刻地揭示了奥勃洛摩夫懒惰、萎靡性格背后的善良、真诚、敏感和天真。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孩子。开头是童年的奥勃洛摩夫对钟摆死气沉沉的摆动和窗外引吭高歌的雄鸡的诧异。结尾是奥勃洛摩夫的儿子小安德烈依在原野上长长的奔跑。两个遥相呼应的场景再明确不过地揭示了大自然的和谐美好。影片中也不断插入童年奥勃洛摩夫奔跑的身影,与成年后的奥勃洛摩夫慵懒的形象形成鲜明对照。
反观奥勃洛摩夫的好友施托尔茨,则是一个有着明确生活目标的意志坚定的实用主义者。他的生意蒸蒸日上,他的生活井井有条,他的习惯健康阳光。他不会像奥勃洛摩夫那样躺在床上思考人生,而是当机立断地付诸行动。所以,他总是成功者,赢得奥尔加的爱情也顺理成章。但是,他却淹没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不了大自然的美。
影片中有一个象征性很强的桥段,奥勃洛摩夫、施托尔茨、奥尔加在山坡上眺望。奥尔加认为眼前的一丛灌木挡住了视线,破坏了大自然的美。施托尔茨则不以为然。奥勃洛摩夫在两人走后,哼哧哼哧地把这丛灌木拔掉了。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差别在这个桥段里一目了然。
施托尔茨并不是生来就是一个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者。他也曾经有过温情和敏感,只不过生活把它们渐渐消磨殆尽了。当年他离家出走时,希望父亲给他一个深情的回望。但是在和母亲、佣人们拥抱吻别后,却发现一言不发的父亲已经默默回屋了。施托尔茨落寞的脸上,写满了期待和失望。
在小说出版年之后,再来翻拍电影,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显然不想局限于批判现实主义的思想高度。他认为,奥勃洛莫夫性格作为一种社会弊病,今天已不像过去那样具有迫切性了。他想要批判的倒是在现代生活中更为常见的“施托尔茨性格”:沉浸于忙忙碌碌的日常生活,而忽略了大自然的和谐美好。所以,他要用一个异乎寻常的长镜头来结束电影:广袤的田野上,小安德烈依喊着“妈妈来了”,渐渐远去,成为一个黑点。遥远的呼喊声与庄严的音乐汇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壮美景象。这才是米哈尔科夫拍摄这部《奥勃洛摩夫一生中的几天》的真正主题:回到自然,享受自然。是的,万事难以两全。耽溺于大自然的美好,躺在床上思考人生,做个有情怀的懒癌晚期宅男呢?还是意志坚定,忙忙碌碌,做个没有情怀却精明能干的实用主义者?我,举棋不定。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