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170余件展品感受百年来他们的人格力量

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www.jydxy.com/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张是卓

近日,“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展览鉴选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手稿、家信等珍贵文献以及各类实物余件,向参观者讲述中国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

大量展品系首次对外展出,展览吸引了不少市民朋友前来参观,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感受历史在今人心中留下的回响。

感受到革命者的真实情怀

“这是李大钊同志的遗物,李大钊同志牺牲后,家里特别贫困,最后只能通过社会募捐的方式才能举办葬礼。”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一批参观者佩戴党徽,正在认真听讲解。“七一”前夕,这些参观者以这样特殊的方式来重温初心。

6月22日,来国家博物馆集体参观的观众。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张是卓/摄

在展览的第一部分“革命理想高于天”,吸引最多的人驻足观看的展品是李大钊同志被捕后撰写的《狱中自述》。

李大钊同志的《狱中自诉》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

在这份自述中,李大钊写到,“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李大钊的笔记,看到这件藏品,感觉到他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也更能理解那段历史了”,一位参观者向记者说。

文字工作者杜灵均在看到展览信息后,专门来看展。她说,自己一直对革命史感兴趣,有几件展品让她很受触动。比如,一件邓中夏烈士的遗物。她说,自己是从电视剧《觉醒年代》中了解邓中夏的,现在又看到他的亲笔信,有了更多的感动。

观众在参观“人格的力量”展览。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张是卓/摄

展览还展出了反映几位重要的革命领袖早年求学经历的文物。有张太雷同志去苏联学习前给妻子陆静华的亲笔信,信中,张太雷同志嘱托妻子要自立自强,教育好子女,并表达了自己放弃做官发财之路,为了“谋将来永远的幸福”而走上共产主义革命之路的决心。

在这件文物旁边是周恩来同志留日期间录写的梁启超《自励》二首之一:“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揅哲理牖新知。”

周恩来录梁启超诗《自励》二首之一“献身甘作万矢的”。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

美好家园,梦成真

本次展览还展出了一批体现建设和改革时期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展品。

参观者董家鹏在文博机构工作,这次抱着学习的态度前来看展,他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这次展览前半部分介绍了很多革命时期共产党员的遗物,体现了他们的牺牲精神,后半部分则展出了和平建设时期共产党员们在建设上的贡献。

“他们甘于奉献,有的人身患疾病,有的人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但他们都能坚守初心,坚持下去,取得成就。”他说。

孔繁森同志穿过的毛衣是展览中这段历史时期的重要文物。

孔繁森同志穿过的毛衣。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

这件红色的毛衣,普通但厚实,想必陪伴着孔繁森同志在西藏艰苦的自然环境中不分日夜地跋山涉水,见证着孔繁森同志生命的历程,也见证着西藏地区的日新月异,繁荣昌盛。

“我想这对今天的人的启示就是,作为平凡的人,做平凡的工作,如果能够坚持初心,持之以恒、慎终如始地坚持,最终一定能得到无愧于心的结果。”董佳鹏向记者说。

观众在仔细阅读展品的解说词。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张是卓/摄

这几天,也有不少青少年也来参观。一位姓刘的同学对记者说,自己刚刚高考完,正面临选专业的问题,所以她专门来这个展览了解各行各业杰出人物的事迹,希望能对自己的未来有所启发。“看完展览后,我觉得搞科学研究非常有价值,要选择理工科研究的道路”,她说。

击“战疫”一线

年年初,钟南山院士在奔赴武汉的高铁上合目沉思的照片感动了无数人。展览在展厅第四单元展出了钟院士自广州赴武汉的高铁票,这张红色的高铁票上写着广州南站到武汉站,二等座上方标注“无座”。一张其貌不扬的高铁票,却是那个风云紧急的时刻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前往武汉力挽狂澜的证明。

钟南山院士自广州赴武汉的高铁票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

张斌是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负责展览有抗击疫情相关展品的第四展室。他向记者介绍,展览开始两周来,每天大概有两百到三百人前来参观,周六、周日来的人会多一些。

很多都是家长带着小朋友来参观,有的是为了让孩子了解历史,有的是为了让孩子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张斌告诉记者,还有一些老人借参观回忆往事,一位有着四十年布置红色展览经验的老前辈前来参观,看展时,他不仅激活了很多记忆,还为馆方如何改进布展提供了建议。

也有研究革命人物的专家,他们主要是来看文物的,尤其是来仔细研读革命先烈们的手迹。

“不管什么身份,我觉得来这里参观的人应该都会感觉到心潮澎湃,也能从他们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张斌向记者表示。

张斌在展品前仔细观察张是卓/摄

有的来参观的人知道很多展品背后的故事,张斌回忆,前不久来了一个参观团,其中有一位女士站在王继才夫妇在开山岛守岛时升起的国旗这件展品前,给大家介绍了很多王继才同志的事迹。“我听到那些故事,真是感觉他们值得敬佩,也觉得自己应该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张斌说。

王继才夫妇在开山岛守岛时升起的国旗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1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