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恰逢洛阳龙门石窟成功“申遗”20周年。20年前的11月,洛阳龙门石窟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誉为“中国石刻艺术最高峰”的石窟遗迹,在品牌影响力和文化价值传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然而,即使占据着文化品牌高地,面对全新的旅游市场和营销环境,抱持“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管理和运营思维,正在成为龙门石窟直面新市场的旧历史。
“势”“力”所迫,求新求变
有限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推着洛阳龙门石窟“不得不”摈弃传统思路,寻求改变。洛阳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李金乐,用“势”“力”二字概括了龙门石窟逃离舒适区寻求突破的现状。
“势”即市场形势,虽然当前大环境下,境外游客的回流和中产阶级的崛起给国内旅游市场带来更多机会,但在有限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下,旅游市场这块蛋糕总量就这么大,景区管理方若仍抱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老旧思路,则明显落后于今天中国游客新的旅游需求,也将丧失原有的影响力和文化力。
“力”即营销力度:近几年,随着各地旅游推广力度加大,营销方式快速创新,很多以往名不见经传的景区一跃进入市场前列,传统老牌景区急需摆脱单一IP营销思路,加大精准营销力度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比如,“世界文化遗产”“石刻艺术最高峰”“皇家石窟”“佛教文化艺术代表”,这些都是洛阳龙门石窟的美誉,但如何面向市场从概念中提炼出营销IP,配合实施定制化的精准营销策略破局,都需要在力度上下功夫。
回顾年,洛阳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管理委员会总结了三点景区管理与运营经验:一是营销推广要“有东西”。景区必须向市场推出好产品、好资源,真产品、真资源,不能为了营销而营销,为了有噱头而制造噱头;二是要“有想法”。政府部门日常面对很多行政事务和政治任务,往往和市场之间有距离,新环境下的市场营销工作,需要在大方向上有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多思考、多分析,研判不同细分市场、客源目标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不同客群、不同层次、不同旅游目的的旅游产品和消费场景;三是要“下力气”。一方面要学会借力,借助于专业的力量,研究市场提炼IP,提出具体策略,同时要有定力,政府单位存在的“换人就换思路”问题,在当今市场营销工作中是极为致命的。“庄稼不收年年种”,想清楚、研究准之后,就要持之以恒抓下去。
疫情防控常态化,景区营销这样做
年,习总书记前往敦煌莫高窟,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年5月,习总书记前往云冈石窟实地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年11月12日至13日,全国石窟寺座谈会保护与考古工作座谈会在河南洛阳召开,孙春兰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加强新时代考古工作,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多项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重大活动,让石窟寺管理单位深感责任重大。
洛阳龙门石窟在应对疫情的同时,着重从四个层面下功夫,加强文化传承、传播工作力度,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首先,全力抓好疫情防控下的“无接触”旅游服务。年春节前,洛阳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管理委员会得到新冠疫情的最新消息后,于春节期间果断采取封闭景区措施,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景区在年2月20日开始试营业,并于年2月24日正式全面有条件的恢复营业,景区根据疫情不同的发展阶段迅速响应,既完成了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又降低了疫情对景区业务的冲击。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严抓疫情防控工作李明博摄
洛阳龙门石窟是全国较早提出“无接触”旅游服务的景区之一,景区坚持把游客安全放在首位,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同时,为了让游客安心游玩,景区推出专项人身补偿险,为游客打造放心无忧的游览环境。
此外,为了方便公众游览,洛阳龙门石窟还开通了云端游石窟的“全景龙门”线上展示项目,公众在家中也能获得身临其境的游览体验。因为各项措施到位,龙门石窟也成为了疫情后全国较早重新开园的景区。
“全景龙门”线上云游览
其次,加强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年10月,由龙门石窟研究院、敦煌研究院、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丝路华光——敦煌、云冈、龙门石窟艺术联展”在洛阳博物馆举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三大石窟首次举办的大型艺术联展。联展活动将石窟文化从脉络、线索、传承上进行对比和分析,是一次对石窟寺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
同时,洛阳龙门石窟在去年举办了多次外展活动,分别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进行展出交流,展览活动对窟寺文化以及龙门石窟寺文化的传播有重大意义。
再次,积极开展国际活动。为了应对疫情,跨境旅游和商务活动受限,洛阳龙门石窟采取线上活动的形式,策划、开展了一系列国际交流活动。比如,举办世界著名书法家邀请展,邀请国内顶尖书法家和境外40位书法家,在线上进行龙门书法艺术研讨,线上研讨吸引到众多国内书法和文化爱好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