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百张手写招贴照片组成了一个展览,有人问

白癜风诊疗体系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81203/6688084.html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马黎通讯员胡瀚允

这几天,杭州不是太冷,我去玉皇山路上的中国丝绸博物馆荡了一圈,过桥,走到锦绣廊里的晓风书屋,怎么,书店被大改造了?

请看二楼的栏杆——

这么大的手写“卫生间”标志,在一家书店里出现,似乎有些“格格不入”,而且这几个字看上去,没有任何技法,更像是小村小道边上随手写的不登大雅之堂的标识牌。

再仔细一看,这还不是现写的,而是一张打印的照片,确实来自路边的随手拍。

博物馆里正在举办韩国服饰展,几位韩国客人逛进来,站在“卫生间”几个字前看了很久,他们对这些毫无技法的手写中国字很感兴趣,走到了二楼,看个究竟。

这样“不好看”的字,不止一处。

整个晓风书屋二楼,包括橱窗上,被各种手写字包围了。多张照片,密密集集分布于书店弧形的墙上,照片里拍的,都是在生活里看到的手写字,包括招牌、告示、警示、广告等。放不下的照片,打印出来,贴在了楼梯上,大大小小近多张。

比如很多人家楼下,拐进小弄堂,有时候会看到一块三合板上写的“换拉链修衣裤”;小店卷帘门一拉下,“门前禁止停车”,红油漆滴滴答答;走到菜场里,老板娘把泡沫板翻过来,拿水彩笔写着“龙虾”、“六月黄”,生意毛好。

半个月前,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5位大三女生,带着她们做的这些“功课”,找到晓风书屋大掌柜姜爱军,问:我们可以在这里办个展览吗?

太有趣了。看完这些照片,姜爱军马上答应了。

于是,就有了这个展览,名为“字游字在——民间书写素材展”,在国丝馆的晓风书屋一直展到4月15日。

这个功课,持续了近两年,从年5月开始,他们分别走访了全国十多个地区,北京市、浙江省、河北省、甘肃省、陕西省、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收集不同地方的“民间书写”材料,走街串巷,用拍照的方式,沿途记录每一处可见的手写体,先后采集了多张手写字,设计了“信息采集单”,并完成了一本厚厚的调查报告。

4月3日下午4点,白谦慎教授站在这个“卫生间”下面,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几天前,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鲍贤伦给他发了一条信息,约他一起来国丝馆的晓风书屋看一个小展览,并温馨提示:这个展览和你有关。

可以说,因为一本书,引发的一次民间调查。

年,白谦慎出版了著作《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与古为徒》是吴昌硕为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题写的一块匾,高悬在博物馆里。《娟娟发屋》是重庆一家理发店的招牌。白谦慎年去重庆旅游,在马路边偶然看到,就是这块招牌,触动他年写了《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他在书中写道:“这块招牌没有金框,没有署款,没有印章,既简单又土气,但不失质朴的意趣。”这本书关心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是书法的经典?一种本不属于经典的文字书写在何种情况下才有可能成为书法的经典?

与古为徒

娟娟发屋

胡晓华学古文献出身,对于这本书的阅读兴趣,加上自己平时也爱记录一些街头手写汉字,受到启发,以此为主题,指导学生一起阅读了白谦慎的著作,年,由学生独立构思、调查并完成了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凤凰计划”学生研究课题:汉字民间书写调查,还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他们还完成了一次以福建省泉州市的汉字民间书写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拍摄了纪录片。

本以为,这只是学生们一个小小的,并不成熟的成果展示,但开展不到一个礼拜,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

很多人觉得太有意思了。一位姑娘在展厅特意设置的留言本上,用手写的方式回应:“特别感动,仿佛重现体验了一次生活,很真实。”

但也有人看完展表示:这些字太难看了。

有几位观众直接问——

“你们的展览想表达什么?

“这些字是书法吗?”

穷乡僻壤没有人关心的一块小小的破招牌,却成了一本书法理论著作的讨论对象,16年前,这本书在书法界引起了巨大的争议。16年后,这本书引发的一个学生的展览,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

(一)

“我们是几个对手写汉字感兴趣的年轻人。”她们在展览前言中这样说。

亲手写字,曾是最为直接的生活和信息记录方式,如今却逐渐被更为便捷的记录方式取代。手写招牌,现在也越来越少了,如今杭州马路上看到更多的,是整洁一新且字体统一的城市风景。

但,依然还有人在写,可能明天字就会消失,学生们想捕捉和记录这些日渐淡出人们视野的手写汉字。而在这个一张打印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