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文学院
前言
补天的事业
从现代哲学角度言,历史上任何事实一旦发生,随着时间鸿沟的产生和原初语境(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的消失,即使围绕着事实的原物依然存在,原物依然只能作为事实之一部分而存在;它们穿越时间的鸿沟,犹如天外的陨石穿越大气层而降临,它们的天外信息需要破译。
中国古代人的观念比哲学更诗意,也更有情感。《红楼梦》故事的主人公啣玉而生,这块玉来自大荒山、青埂峰下,原是女娲补天所剩的五色石;石头置身于人间,生活于旖旎富贵的大观园,却始终未曾忘却遥远的记忆。
艺术史和文化遗产的事业,是名副其实的补天事业。本次展览共展出人文学院硕博士研究生的五十六件“作品”,来自五十六个“女娲”历时多年所炼就的“五色石”;它们色彩斑斓,构成一个新的“大观园”。
残破的历史之天,在他们手上补全。
请听他们讲,过去的事情。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
年5月5日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致力于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的研究,其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涉及古今中外的艺术问题,涵盖了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文化遗产和艺术理论四个方向。为了进一步展示届人文学院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这里将他们的毕业论文概要向大家简介呈现出来。
中国美术史
古代
01
《清碧溪山入画中——武夷九曲图的传播与形塑》
作者:蔡力杰
(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黄小峰
论文简介:作为一座四海皆知的文化名山,福建武夷山自汉时起即为文人、方士所赞颂吟咏,并在两宋之后成为画家热衷于描绘的山水母题。而在十七世纪,一种以武夷山全景为表现且强调写实风格的新图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明清山水画史通常称之为《武夷九曲图》。这一图像曾广泛出现在各类媒介载体中,数量庞大,颇具影响。与此同时,《武夷九曲图》还有着惊人的传播度,其流行范围一度远及朝鲜、日本、英国等域外国家,成为山水画史中的一道独特景观。本文即以《武夷九曲图》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针对其图式形成与传播过程进行分析,重点对图像历时性的演替与流播过程进行了细致梳理。另一方面则围绕景观、群体及社会历史语境展开叙述,着力对不同语境与背景下的图像意涵及其形塑历程加以讨论。论文力图从多维视角挖掘并分析《武夷九曲图》所蕴藏的丰富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并希望通过这一经典个案为传统的名山图与实境山水研究提供新的启发与借鉴。
02
《宝宁寺水陆画年代、作者考》
作者:程芊卉
(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邵彦
论文简介:水陆画又叫做水陆法会图,即水陆法会上悬挂的三界诸神水陆画像,是水陆法会中使用的重要媒介。而本文的研究对象宝宁寺水陆画更传世水陆卷轴画中的佼佼者。文章研究重点落在这堂水陆画的制作年代、以及作者身份的考证上。长期以来,学者们根据清代的两则重裱题签的记述内容,认为这堂水陆画和“土木之变”有直接的联系,是明廷以“敕赐镇边”之名赐给宝宁寺的。关于这堂作品,争议最大的即为它的制作年代,而对于其作者究竟是谁的问题往往一带而过。绪论部分梳理了水陆画、以及宝宁寺水陆画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对宝宁寺的历史沿革以及这堂水陆画的概况做以系统的梳理。
◎第二章:通过对画中人物的冠帽、服饰等特点的分析,否认了此堂水陆画为“元人作”的可能性。紧接着将宝宁寺水陆画与明代宫廷绘画(法海寺壁画、景泰五年水陆画以及宫廷人物绘画)对比,在找到相同之处的同时,也看到了这堂水陆画与宫廷绘画的明显差异,并对“此堂水陆画作者为宫廷画师”一说产生怀疑。
◎第三章:为了解决宝宁寺水陆画作者身份的问题,笔者详细考证了明代宫廷宗教绘画作者的身份及来源,进一步否认了其为宫廷画师创作的可能性。又将此堂水陆画与山西地区寺观壁画以及壁画粉本对比,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并进一步考察了这些寺观壁画的作者、及其工作方式,为第四章落实宝宁寺水陆画作者的身份打下基础。
◎第四章:通过对宝宁寺水陆画中反映社会现实的内容,以及对其绘画技法中“民间倾向”的分析,并结合前文的研究,得出“宝宁寺水陆画应为山西当地民间画工所为”的结论,还进一步推测了这堂水陆画被敕赐给宝宁寺的“可能方式”。
◎第五章:作为余论,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以此堂水陆画中的八幅“罗汉图”为讨论中心,探究明代宫廷绘画和地方绘画的互动关系,以及宫廷绘画在画风传播过程中的“纽带”作用。
03
《消夏图研究》
作者:兰萌
(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杜娟
论文简介:《消夏图》,现藏于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传为元代画家刘贯道所作。画面作“重屏”构图,表现一躺卧于园中榻上的老者,其身后屏风中又绘一人坐于榻上,此人身后再绘一扇山水屏风。本文通过对《消夏图》的图像细读以及对相关史料的分析,明确了《消夏图》的主题应为“白居易重屏图”。并分别讨论了白居易的维摩诘信仰与《消夏图》中主要人物所使用的“维摩诘像”图示的关系、白诗中对于“坐”“卧”两种姿态的反复吟咏与《消夏图》中的主要人物姿势表现的关系、白居易关于自我的服饰书写与《消夏图》中的人物服饰的关系、白居易的“中隐”处世思想与《消夏图》重屏构图的关系,从而论证了白居易与《消夏图》主题之间的密切关联。接着分析了白居易诗文中有意识形塑的“自画像”以及白居易的自题写真诗与照镜诗所体现出的“自我观照”意识。在讨论此类诗文对宋代文人影响的基础上,指出白居易的“自我形塑”对于后代文人肖像画具有的重要作用。
从《消夏图》如何运用图像转译文学母题这一问题出发,笔者又借助语言学和文学理论的方法,分别从“图像词汇-意象”、“图像修辞-对偶”、“图像韵律-复沓”三个角度讨论了《消夏图》在图像构成上的特殊性,将对于诗画关系的讨论从意境的层面落实到了语言的层面。最后,本文从图像叙事和观看的角度分析了《消夏图》《重屏会棋图》《人物图》《靓妆仕女图》等作品之间的关联,阐明了《消夏图》所传达出的自我观照与生命真幻的思考。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消夏图》突破了以往“图以载文-文以载道”的以文本为中间过渡的图像叙事模式,而使图像直接达到了“图以载道”的功能。
04
《三希萃法珍:乾隆的个人艺术空间》
作者:李子筠
(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黄小峰
论文简介:论文把清乾隆朝三希堂内所藏的三希帖、《三希堂图》、《掣笔图》和《平安春信贴落》等书画作品作为主题性作品群来研究,以乾隆与各类书画家之交往为背景,把握三希堂之形成这一条时间线索,解析三希堂内书画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图式来源和内容等因素,从而对乾隆的艺术趣味与当时的宫廷艺术做出新探索。
乾隆自年收齐《快雪时晴帖》、《伯远帖》及《中秋帖》后,便把养心殿西暖阁改名作“三希堂”用以存放这三件书法作品,不仅如此,乾隆还陆续创作多幅书法作品张贴于三希堂内,并且让宫廷画家以及善画的词臣为三希堂作画。因此,“三希堂”这一空间集合了许多彼此相关联的艺术珍品。然而目前已有的学术成果之中,对三希堂的研究多来自建筑领域,也尚未有把三希堂与其内的作品群统一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的研究,三希堂内的一些作品甚至无人问津。
本文从美术史的角度出发,在原始文献的基础之上,对三希堂作品群进行分析与阐释,希望填补有关三希堂研究的空白之处,丰富对乾隆朝清宫艺术的理解。
05
《绵阳双包山汉墓经脉漆人研究》
作者:路崇薪
(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郑岩
论文简介:本文以绵阳双包山二号汉墓出土的经脉漆人为研究对象,试图讨论这件溢出古代雕塑常识之外的特例带来的关于“身体”的艺术表现和认知。
文章以“身体”为切入角度和理论支点,拟在医学史研究之外找到针对经脉漆人能够形成有效研究的另一条路径。首先将其从出土环境中提取出来,放入比较视野中对其进行美术史的本体分析。参照对象的选择并不限于材质或者用途的框定,“身体的艺术表现”是他们的最大公约数。最后再回到墓葬的礼仪原境。透过漆人“断臂”切入口,讨论破坏性的行为与死亡之间的关系。再针对此墓中几种“身体”的表现——玉人、经脉漆人、陶俑、木俑——探讨名与实,功能和意义的问题。进而扩展视角,讨论一位汉代贵族对知识的占有及身份塑造。
06
《宋代纡竹图像研究》
作者:阮新梾
(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黄小峰
论文简介:本文主要